题目:翻山越岭的思念
开头:
“祖母说,思念是一座无法翻越的青山。”
记忆里的外婆总爱坐在老槐树下织毛衣,针线在她布满皱纹的手中穿梭,仿佛在编织时光的褶皱。她的眼睛像褪色的琥珀,沉淀着岁月的浑浊,可每次望向我时,又亮得像未落山的星辰。
主体:
外婆的“固执”是村里出了名的。她会为了一筐被压坏的枇杷,顶着烈日走五里山路去镇上的集市讨公道;也会因我随口一句“想吃桂花糕”,连夜蒸出一屉香甜,清晨端到我床头时,指尖还沾着未愈的冻疮裂口。
去年深冬,她病倒了。医院的白炽灯刺得人眼睛发酸,她却笑着用枯槁的手轻拍我:“丫头,别怕,外婆只是困了。”我攥着她缝制的布偶——那只针脚歪斜的小兔子,突然想起她曾说:“思念是座山,翻不过去的人才会掉眼泪。”那时的我懵懂,如今却懂了她的倔强:病痛如山,她却用笑容为盾,为我劈开一条坦然的路。
最难忘的是那个雨夜。我因考试失利躲在被窝抽泣,外婆拄着拐杖摸黑进屋,掌心摊开一颗用糖纸裹着的薄荷糖:“山有高低,路有弯直,跌倒了就嚼颗糖,甜味能盖过苦。”她的声音沙哑如老风箱,却让我想起夏夜她哼唱的童谣,一字一句都是缝补伤口的线。
结尾:
外婆走的那天,槐花落满院子。我握着她留下的针线盒,忽然明白:原来思念不是青山,而是她翻山越岭来到我生命里的每一步。她的倔强化作我骨血里的韧劲,她的温柔成了我心底永不熄灭的微光。如今我站在山顶回望,只见漫山玉兰无声盛放,像她未说出口的爱,寂静却震耳欲聋。
写作技巧解析
1. 诗意化比喻:
2. 以小见大:
3. 结构设计:
4. 情感递进:
仿写与积累建议
参考来源:网页1、26、29、54、72(情感与结构);网页38、42(写作技巧);网页67、77(仿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