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同浩瀚的星海,每一颗星辰都承载着一段记忆。而在我成长的轨迹中,最耀眼的那颗星,是初中时一次公益义卖的经历。它教会我,真正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蜕变,更是心灵的成熟与包容。
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学校组织了一场为山区儿童筹款的义卖活动。操场上摆满了同学们的“爱心摊位”,我负责管理班级的书籍和文具区。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落,照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上,也照在我兴奋又忐忑的心上。我仔细擦拭每一本书,将文具按颜色分类摆好,仿佛这些物品能承载更多善意。
活动开始不久,一位穿着褪色校服的小男孩挤到摊位前。他怯生生地盯着一套彩色铅笔,手指在衣角绞了又绞,最终伸手去拿时,却因太过紧张碰翻了整摞书。哗啦一声,书本散落一地,我精心布置的摊位瞬间凌乱。我的脸“唰”地红了,心中腾起一股怒气:“你怎么回事!”话未出口,却见男孩慌乱蹲下,一边笨拙地捡书,一边嗫嚅着“对不起”。他的袖口磨得发白,指甲缝里沾着泥土,低头时后颈晒得黝黑——那是常年在田间劳作的痕迹。我忽然想起班主任的话:“有些同学的家在偏远的村子,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
怒气像被戳破的气球般消散。我蹲下身和他一起整理,轻声问:“你喜欢那套铅笔吗?”他点点头,眼眶发红:“我想送给妹妹……她喜欢画画,但家里只有烧火棍。”我心头一颤,将铅笔塞进他手里,又添了一叠素描纸。他慌忙摆手:“可我没有钱……”我指着义卖箱笑:“你的‘谢谢’就是最好的捐赠。”那天,他留在摊位帮忙吆喝,用生涩的方言向路人讲述山区的故事,竟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夕阳西下时,我们的筹款额意外地位居年级榜首。
后来,我在班主任口中得知,男孩每天放学后要帮父母割猪草,周末走四小时山路去镇里卖山货。而那套彩色铅笔,被他妹妹挂在土墙的正中央,成了灰暗房间里唯一的亮色。
这件事让我明白:成长的意义,不在于指责他人的笨拙,而在于看见背后的艰辛;善良不仅是慷慨解囊,更是将心比心的温度。就像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那个深秋的义卖,散落的书本和男孩含泪的眼睛,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宽容与共情的大门。而真正的难忘,是让记忆化作养分,滋养未来每一段旅途的风景。
(全文共836字)
写作思路解析
1. 主题聚焦:围绕“难忘”的核心,选择体现成长中“心灵蜕变”的事件,避免泛泛而谈。
2. 细节刻画:
3. 情感升华:从具体事件延伸到对“善良与包容”的思考,引用泰戈尔诗句提升立意。
适用考题
《那一刻,我长大了》《这件事教会我____》《记忆中的温暖》等记叙文题目均可借鉴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