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1000字_中国力量观后感1000字

admin72025-03-29 15:53:20

《厉害了,我的国》以恢弘的视角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科技、经济、民生、生态等领域的辉煌成就。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对国家发展脉络的梳理,更是对“中国力量”的深刻诠释——这种力量既是物质层面的硬实力,也是精神层面的凝聚力,更是制度层面的优越性。以下从多维视角探讨影片传递的震撼与启示。

一、超级工程与科技突破:中国力量的硬核表达

影片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为切入点,展现了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港珠澳大桥的“海底穿针”、FAST天眼探索宇宙奥秘、蓝鲸二号深海钻井平台的技术突破,这些世界领先的成就标志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跃迁。正如C919副总设计师周贵荣所言:“只要你想怎么干,国家就有能力给你制造出专门的工具来。”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坚守,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

科技突破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彰显,更是民族自信的觉醒。当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时速飞驰时,它承载的不仅是乘客,更是一个民族对“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的告别。中国高铁里程占全球三分之二,5G技术领跑世界,这些成就让“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杆,印证了“中国智慧”对全球发展的贡献。

二、民生关怀与脱贫攻坚:中国力量的温度传递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1000字_中国力量观后感1000字

影片并未止步于宏大叙事,而是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奋斗故事。西藏扶贫干部洛措的泪水让人动容,这位25岁的姑娘在高原上奔走,用青春丈量脱贫之路。她的故事是中国300多万扶贫干部的缩影,他们如同“雕刻师”,用耐心与汗水修补发展不平衡的裂隙。173项扶贫政策织就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每分钟20人脱贫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庄严承诺。

这种温度还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塞罕坝三代人接力造林,将荒漠变成百万亩林海;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让母亲河重现生机。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诠释,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担当。

三、全球担当与文化自信:中国力量的世界贡献

影片中的“一带一路”倡议如同金线,串联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璀璨图景。埃塞俄比亚的制鞋工厂让非洲工人获得技能与尊严,中欧班列跨越大陆架起贸易桥梁,这些实践打破了“国强必霸”的西方逻辑。正如也门撤侨时那句“祖国接你回家”,中国力量不仅是发展引擎,更是和平卫士。当西方资本在非洲留下掠夺伤痕时,中国投资带来的是产业链升级与共赢发展。

文化自信在影片中悄然流淌。从鼓浪屿医院健康管理师的细致服务,到苏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创新实践,这些平凡岗位上展现的专业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注脚。纪录片没有回避发展中的矛盾,却用真实案例证明:中国道路既能创造经济奇迹,也能守护人文温度。

四、青年使命与未来展望:中国力量的传承接力

影片结尾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振聋发聩。国家发展如逆水行舟,民族复兴需要代际接力。当“90后”北斗导航工程师在荒漠中调试卫星,当“00后”技工在世界技能大赛摘金,新时代青年正用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誓言。这种力量传承在抗灾救援中尤为凸显:无论是汶川地震时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是新冠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中国人总能以集体主义精神跨越难关。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既要看到“天宫”空间站遨游苍穹的辉煌,也要清醒认识芯片等领域的“卡脖子”挑战。正如影片中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所说:“跨海大桥的每个螺丝都是自主创新。”未来的中国力量,需要更多青年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勇攀高峰。

《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是一部成就展播,更是一曲民族精神的赞歌。它告诉我们:中国力量源于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成于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显于兼济天下的文明胸怀。当FAST天眼望向星空,当复兴号列车驶向未来,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国家强大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奋斗的馈赠。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方能书写新时代更加辉煌的篇章。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1000字_中国力量观后感1000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