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通过描绘战乱后山河依旧而物是人非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2.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临终前仍心系国家统一,展现了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3.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慷慨激昂的笔调,抒写以身殉国、名垂青史的决心。
4.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借古喻今,表达对强盛国防和英雄将领的呼唤。
5.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通过赞颂项羽的悲壮气节,暗讽南宋朝廷的懦弱,彰显民族气节。
6. 戴叔伦《塞上曲》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以边塞将士的口吻,表达舍生忘死的报国壮志。
7.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直抒胸臆,强调为国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担当。
8. 王维《少年行》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歌颂少年从军、甘愿为国牺牲的豪情。
9.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抒发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理想。
10. 于谦《石灰吟》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石灰自喻,象征为国奉献的坚贞品格。
补充示例:
这些诗句凝聚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适合在国庆主题的朗诵、创作或教育中引用。如需更多作品或具体分析,可参考相关诗词选集或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