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案例与数据整合)
一、基础服务优化与资源建设
1. 服务时间与借阅管理
延长开放时间:部分学校图书馆实现每日连续11小时开放,电子阅览室增设午间及晚间服务,寒暑假、节假日同步开放。
借阅量显著增长:某中学全年借阅量达2734册,人均借阅3册;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同比增长134%,电子资源下载量超2.4万次。
设施升级:完成书库倒架、标识更新,优化导引系统,增设电子阅览室及移动图书馆APP,提升检索效率。
2. 资源采购与维护
新增纸质图书:中学采购图书超万册,高校新增电子图书120万册,期刊379种,报纸32种。
古籍与旧书维护:完成古籍编目30件,修复破损图书1047册,装订期刊合订本1180册。
二、管理效能提升与技术创新
1. 制度与流程优化
制定《图书馆岗位职责》《三年发展规划》等制度,推行电子化借阅系统,实现预约、查询、归还全流程自动化。
数据库管理:维护馆藏书目数据库6万余册,确保数据安全,服务器及终端设备故障率降低20%。
2. 数字化转型
电子资源建设:采购电子图书120万册,开通“工匠技能平台”“万方知识库”等试用数据库,移动端访问量突破31.5万次。
线上服务拓展:推出“书香校园”线上读书会,开展电子书推荐与阅读打卡活动,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
三、功能拓展与文化建设
1. 阅读推广活动
主题活动:举办“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包括征文比赛、手抄报大赛、读书沙龙等,参与人数超3000人。
教育导航:针对学生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培训图书管理员,提升师生文献利用能力。
2. 社区与公益服务
流动图书馆:新增5家流动图书点,服务偏远地区读者;向打工子弟学校捐赠图书1.5万册。
妇女儿童之家:完成儿童之家与妇女之家建设,通过市级验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80场。
四、问题与改进方向
1. 现存问题
资源更新滞后:部分馆藏复本过多,新书采购未完全匹配师生需求。
空间限制:阅览座位不足,高峰期人流量超负荷。
数字化利用率低:部分师生对电子资源操作不熟悉,宣传力度待加强。
2. 改进措施
建立“师生荐书”机制,动态调整采购计划。
扩建阅览区域,优化布局,争取学校或社会资金支持。
开展电子资源使用培训,增设线上互动问答与教程。
五、2025年工作计划

1. 资源深化:计划采购图书2万册,重点补充科技、人文领域前沿著作;推进古籍数字化工程。
2. 服务创新:开发AI智能荐书系统,试点24小时自助借还设备。
3. 活动品牌化:打造“读书文化节”品牌,联动社区举办跨校阅读竞赛。
4. 馆员培训:组织馆员参加“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研修班,提升专业素养。
2024年,图书馆/图书室在服务升级、资源整合、活动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也需正视不足。未来将以读者需求为核心,持续推动服务智能化、资源多元化,为构建“书香社会”贡献力量。
> 数据来源:本文综合自2024年中小学、高校及公共图书馆年度总结案例,结合实际管理场景提炼共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