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工作总结范文 社区城管工作总结

admin122025-03-29 15:53:20

社区城管工作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既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抓手,也是检验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标尺。2025年,各地社区城管部门围绕“精细化、智能化、人本化”目标,在环境卫生整治、民生服务优化、执法效能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与数据,从多维度总结社区城管工作经验,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一、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在环境卫生攻坚行动中,各社区采取“网格化+责任制”管理模式,全年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2万处,其中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的隐蔽区域占比达37%。例如杭州拱墅区石塘社区创新“五色管理法”,将辖区划分为红(重点整治)、橙(定期维护)、黄(动态监测)、绿(常态保持)、蓝(示范创建)五类区域,配套差异化保洁方案,使垃圾滞留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

针对市容秩序顽疾,建立“三色执法预警”机制:初次违规发放白色告知单,二次违规黄色警示,三次红色立案查处。该制度实施后,占道经营发生率下降63%,流动摊贩规范入市率达89%。如某社区通过设置潮汐摊位,在早晚高峰时段开放特定区域供便民服务,既满足居民需求又维护街面秩序。

二、民生服务效能提升

垃圾分类作为社区治理的重点工程,采用“科技+激励”双轮驱动模式。智能回收设备覆盖率达82%,居民通过扫码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2025年全区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45%。典型案例显示,TP社区实施“分类红黑榜”制度后,居民参与率从68%跃升至93%。

面对极端天气挑战,建立“三级应急响应体系”:

预警级别响应措施物资储备
蓝色(一般)24小时值班巡查沙袋≥500个
黄色(较重)启动临时安置点抽水泵≥20台
红色(严重)全员上岗抢险救生设备≥100套
该体系在2025年台风季成功转移受困群众47户,挽回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三、执法效能优化升级

推行“721工作法”(70%服务+20%管理+10%执法),建立“城管开放日”“商户恳谈会”等沟通机制,2025年行政复议案件同比下降52%。成都某社区通过“云端共享”系统,实现证据链全程可追溯,案件办理效率提升40%。

智慧化监管平台整合了AI识别、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可自动识别跨门经营、违规广告等12类问题,处置响应时间从45分钟压缩至15分钟。统计显示,智能派单准确率达91%,节约人力成本约30%。

四、长效机制与队伍建设

制定《社区城管标准化手册》,涵盖6大类48项操作规范,配套“五星考评体系”:

1. 环境整洁度(25%)

2. 群众满意度(20%)

城管工作总结范文 社区城管工作总结

3. 问题整改率(20%)

4. 创新实践力(15%)

5. 队伍专业度(10%)

6. 安全管控力(10%)

该体系推动23个社区获评市级示范单位。

实施“菁英培养计划”,通过轮岗实训、案例研讨、技能比武等方式,2025年持证执法人员比例达100%,其中38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当前社区城管工作仍面临三大挑战: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占比61%)、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涉及商户超百万)、多元共治机制尚未成熟。未来需重点推进以下方向:

1. 深化“城市大脑”应用,建立全域感知网络

2. 完善《社区治理条例》,明确权责边界

3. 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引导+市场运作+居民自治”格局

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推动社区治理从“问题驱动”向“品质引领”转型升级。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