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基础结构
1. 前置部分
1. 封面
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校/学院名称、专业、学号、导师姓名、提交日期等。
学校通常提供统一模板(如深圳大学区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模板)。
题目应简洁明确,一般不超过20字,字体为黑体三号,居中。
2. 摘要与关键词

中文摘要:300字以内,说明研究目的、方法、成果与结论,宋体小,行距1.25倍。
关键词:3-5个,以逗号分隔,黑体顶格,内容为宋体小。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与中文对应,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格式一致。
3. 目录
“目录”二字黑体三号居中,标题层级清晰(如“一、”“(一)”“1.”),页码右对齐。
自动生成目录时需检查格式准确性,避免错位。
2. 主体部分
1. 正文
章节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居中,二级标题黑体左对齐,三级标题宋体小加粗。
正文内容:宋体小,首行缩进两字符,行距1.25倍或固定值20磅。
段落结构:分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结论等部分,逻辑清晰。
2. 图表与公式
图表需有序号与标题(如“图1-1 实验流程图”),居中排版,图表来源标注清晰。
公式单独成行,右对齐编号(如“(1-1)”),使用公式编辑器规范书写。
3. 注释与参考文献

注释:脚注或尾注,标注引用来源,格式为“① 作者,书名,出版信息”。
参考文献:按GB/T 7714标准,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示例如下:
专著:`[1]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期刊:`[2] 作者. 文章名[J]. 期刊名, 年份, 卷(期): 页码.`
3. 附录与致谢
附录:含冗长公式推导、原始数据等,标题为“附录A”“附录B”。
致谢:简述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帮助,语言简洁,单独成页。
二、格式规范细节
1. 页面设置
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页眉标注学校名称或论文题目,页脚居中显示页码。
2. 字体与行距
宋体小,英文Times New Roman 12号。
标题与正文间空一行,图表内文字可适当缩小(如五号宋体)。
3. 特殊要求
匿名评审版:需隐去作者、导师、致谢等信息(如华南农业大学脱敏模板)。
国际格式:若需英文投稿,需遵循APA、MLA或IEEE等格式(如APA要求标题页、摘要、正文分栏)。
三、常见模板资源
1. 国内高校模板
深圳大学:提供学术/专业学位博士/硕士模板(Word/PDF)。
北京邮电大学:区分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模板。
华南农业大学:匿名模板及脱敏工具。
2. 国际通用模板
APA格式:标题页、摘要、正文双栏排版,参考文献按字母排序。
IEEE格式:标题居中,图表标注清晰,数学公式右对齐编号。
四、注意事项
1. 格式检测:部分学校使用系统自动检测格式错误(如华南农业大学要求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五)。
2. 学术规范:避免抄袭,引用需注明来源,使用查重系统(如知网、Turnitin)预检。
3. 版本管理:终稿需提交PDF与Word双版本,确保格式一致。
如需具体模板,可访问各高校研究生院官网(如深圳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或参考知乎、学术平台提供的通用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