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幼儿园小班设计的5个安全教育教案,涵盖生活常见安全场景,结合互动游戏、儿歌和情景模拟,帮助幼儿建立基础安全意识。教案均参考多篇幼儿园安全教育资源整合而成,适合3-4岁幼儿使用。
一、安全教案《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目标
1. 认识红绿灯的作用,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2. 通过儿歌和游戏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3. 能在模拟场景中实践安全过马路的行为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播放马路车流声,提问“过马路要注意什么?”
2. 认识标志:展示红绿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并模仿行人动作。
3. 儿歌学习:边拍手边学唱儿歌,结合手势动作(红灯双手交叉,绿灯踏步走)。
4. 游戏实践:布置教室为马路,幼儿分组扮演行人和司机,根据红绿灯指示行动。错误行为(如闯红灯)由“”纠正。
延伸活动:家园合作,家长带幼儿观察真实路口的红绿灯,巩固认知。
二、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 理解“陌生人”概念,知道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礼物
2. 学会用语言拒绝陌生人的请求
3. 掌握求助方法(如找老师、警察)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故事引入:讲述《小兔和陌生人》,讨论“为什么小兔不能跟狐狸走?”
2. 图片讨论:展示图片并提问:“陌生人给你玩具怎么办?”“阿姨说要带你去游乐场该怎么做?”
3. 情景模拟:
4. 儿歌总结:“陌生人给零食,摇摇头说不要;陌生人要带路,大声喊老师好!”
三、安全教案《小手不碰电插座》
活动目标
1. 认识危险电器(插座、电线),知道不能用手触摸
2. 学习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如请大人帮忙)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危险发现:播放动画《好奇的小猴子》,讨论“小猴子为什么受伤了?”
2. 图片分类:将电器图片分为“安全”(如台灯)和“危险”(如裸露插座),强调“小手不碰小洞洞”。
3. 模拟演练:用玩具插座模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妈妈,这里有电,帮我插!”
4. 延伸创作:用彩泥制作“禁止触摸”标志,贴在教室插座旁。
四、安全教案《咬人的缝隙》
活动目标
1. 认识门、窗、电梯等缝隙的危险性,避免夹伤
2. 学习安全开关门的方法(轻关轻开、不玩门)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疼痛体验:用海绵模拟门夹住手指玩偶,幼儿感受“夹痛”的感觉。
2. 安全示范:教师演示正确开关门动作,强调“手指远离门边”。
3. 童谣游戏:边念童谣边做动作,如双手做关门状时迅速缩回手指。
4. 隐患排查:带领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危险缝隙(如柜门、窗户),贴警示贴纸。
五、安全教案《户外游戏守规则》
活动目标
1. 掌握滑梯、秋千等户外器械的正确玩法
2. 理解排队、不推挤的重要性
3. 识别户外危险区域(如水池边、陡坡)
活动过程
1. 错误行为辨析:展示图片(倒爬滑梯、秋千上站立),讨论“哪里不对?”
2. 实地演练:
3. 安全地图:幼儿用贴纸标记操场上的安全区与危险区,如沙坑(安全)、水池边(危险)。
教案设计要点
1. 多感官参与:结合视觉(图片)、听觉(儿歌)、触觉(模拟游戏)提升记忆。
2. 正向引导:用“可以这样做”代替“不准”,如“小手放膝盖”替代“不许乱摸”。
3. 家园共育:每个教案附家长指导建议,如《不跟陌生人走》建议家庭设定安全密码。
参考来源:综合多篇幼儿园安全教育方案,内容经过简化和场景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