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

admin122025-03-29 15:53:21

以下是针对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蜗牛与黄鹂鸟》的教案设计,结合歌曲特点与幼儿发展需求,综合了多篇教学资源整理而成:

一、活动目标

1. 技能目标: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如铃铛、木鱼)为歌曲伴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

2.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旋律特点,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并理解故事中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

3. 认知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节奏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音色表现蜗牛与黄鹂鸟的性格特点。

二、活动重点与难点

  • 重点:用拍手、跺脚、搭肩等身体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 难点:根据音乐情绪选择匹配的打击乐器,并能协调合作完成合奏。
  •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音乐、节奏图谱。
  • 蜗牛与黄鹂鸟头饰、铃铛、木鱼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份)。
  • 葡萄树背景图或PPT课件(展示歌词场景)。
  •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使用打击乐器的初步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故事激发兴趣

    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图片,讲述故事:“春天来了,葡萄树刚发芽,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黄鹂鸟嘲笑它太慢。蜗牛却说:‘等我爬上葡萄藤,葡萄就成熟啦!’”。

    2. 提问引导:“猜猜蜗牛和黄鹂鸟说了什么?它们的动作和声音有什么不同?”引发幼儿对角色特点的思考。

    (二)基本环节:感知与表现音乐

    1. 初次聆听,感知节奏

  • 播放歌曲,引导幼儿随音乐自由模仿蜗牛爬行、黄鹂鸟扇翅膀的动作。
  • 提问:“蜗牛爬得慢,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黄鹂鸟的笑声是怎样的?”
  • 2. 图谱学习,动作创编

  • 展示节奏图谱(如拍手、跺脚、搭肩的符号),教师示范动作,幼儿观察并模仿。
  •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为“蜗牛组”和“黄鹂鸟组”,分别用缓慢与轻快的动作表现节奏。
  • 3. 打击乐合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

  • 分发乐器,讨论选择依据(如铃铛模仿黄鹂鸟清脆的笑声,木鱼表现蜗牛沉稳的爬行)。
  • 教师指挥,幼儿分组合奏,强调合作与节奏的统一。
  • (三)拓展环节:角色表演与创编

    1. 情景表演:邀请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表演,鼓励用不同语气演绎蜗牛的坚持与黄鹂鸟的骄傲。

    2. 创编歌词:引导幼儿思考“葡萄成熟后,黄鹂鸟会对蜗牛说什么?”,尝试创编第三段歌词。

    (四)结束环节:德育渗透与延伸

    1. 总结讨论:“为什么蜗牛最后成功了?我们要向谁学习?”引导幼儿理解坚持的重要性。

    2. 延伸活动:在美工区绘制蜗牛与葡萄树,或在表演区继续创编故事情节。

    五、活动反思

    1. 亮点:通过节奏图谱和角色扮演,幼儿能直观感受音乐结构,合作意识增强。

    2. 改进点:部分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切换不够熟练,需在区域活动中加强分组练习。

    3. 教育启示:音乐活动应注重情感体验与生活教育结合,例如将蜗牛精神延伸到日常坚持完成任务的习惯培养。

    六、教学资源推荐

  • PPT课件:包含动态场景、节奏图谱及歌词动画,可点击[此处下载]。
  • 音乐改编建议:参考网页24的创编活动,加入休止符节奏练习(如“0爬 0爬 | 0爬 爬”),增强趣味性。
  • 通过多维度活动设计,既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也渗透了情感教育,符合大班幼儿“在玩中学”的特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