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寻梦者》、《寻梦者》原文

admin122025-03-29 15:53:22

《寻梦者》原文

text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原文引自《望舒草》,创作于1932年)

诗歌背景与主题

戴望舒《寻梦者》、《寻梦者》原文

1. 创作背景

《寻梦者》写于1932年11月,戴望舒赴法国留学前夕。当时诗人因与施蛰存之妹施绛年的情感纠葛,面临现实压力(如对方要求其取得文凭和稳定收入),遂在临行前写下此诗。诗中“寻梦”既是个人理想的追寻,也暗含对爱情与人生价值的求索。

2. 主题与象征

  • 象征手法:以“金色的贝”象征理想或珍贵的目标,通过“冰山”“瀚海”等意象表现寻梦的艰辛;桃色的珠象征梦想实现后的美好,而“鬓发斑斑”则暗示理想达成时已至暮年,凸显追求需付出毕生努力的哲理。
  • 情感基调:诗中交织执着与感伤,既赞美理想的绚丽(如“娇妍的花”),又流露对生命易逝的叹息(“衰老了的时候”)。
  • 艺术特色

    1. 结构形式

  • 复沓与递进:首尾重复“梦会开出花来”,形成回环结构,强化主题;通过“大海的底里”“九年冰山”“九年瀚海”等递进式描写,渲染寻梦的漫长与艰难。
  • 色彩意象:青色大海、金色贝、桃色珠等色彩对比鲜明,营造出神话般的意境,增强诗歌的视觉美感和象征深度。
  • 2. 语言风格

  • 融合民歌的复沓节奏与现代象征手法,如“云雨声”“风涛声”以听觉意象表现梦想的沉醉感。
  • 口语化的表达(如“放在你枕边”)使抽象情感具象化,贴近读者。
  • 文学评价

  • 哲理意义:诗歌揭示“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必须付出一生的代价”,成为现代人精神追求的经典写照。
  • 诗史地位:作为戴望舒从《雨巷》音乐美转向内在情绪律动的代表作,其象征手法和复调结构被视为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典范。
  • 如需进一步了解创作细节或赏析,可参考《望舒草》诗集或相关文学评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