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全国卷共有两套作文题目(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均以材料作文形式呈现,但命题方向和立意各有侧重:
1. 全国卷Ⅰ
题目要求:
阅读一幅漫画材料,画面描绘了一个小孩因踩到西瓜皮摔倒,周围三个成年人(分别代表社会、家庭、学校)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考生需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或抄袭。
核心立意:
漫画批判了社会、家庭、学校对青少年过度保护的倾向,强调教育中应培养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
引申角度:责任意识、成长环境中的过度干预与反思、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特点:
以漫画为载体,结合社会热点(教育问题),要求考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考生需从“摔跤”这一现象切入,分析背后深层的教育观念问题。
2. 全国卷Ⅱ
题目材料:

材料一:歌手丛飞捐助贫困学生300万元,但患病时无人探望,甚至被受助者埋怨“没面子”。
材料二:大学生小李卖废品捐款给希望小学,后患白血病时受助学生主动回捐。
核心立意:
探讨“帮助”的双向性:善意是否应求回报?如何建立良性的互助关系。
引申角度:道德与人性、社会冷漠与温情、善意的传递与延续。
特点:
通过正反案例对比,引导考生辩证思考社会道德困境。
强调真实情感表达,鼓励结合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例展开论述。
其他相关信息

命题背景:2007年正值高考恢复30周年,作文题普遍关注社会热点(如教育、道德、文化传承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与人文关怀。
写作趋势:全国卷Ⅰ的漫画作文形式较新颖,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材料作文模式;全国卷Ⅱ延续了传统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如需了解其他省市作文题目(如北京卷“细雨湿衣”的诗歌解读、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等),可进一步查阅具体考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