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内容:
材料围绕一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慈善,资助三个贫困家庭展开。三个家庭分别以“感激接受”“犹豫接受但承诺偿还”“拒绝施舍”三种不同态度回应捐助。要求考生自选角度,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文体不限。
核心立意与写作方向:
1. 慈善的本质:探讨慈善行为的价值与边界,强调慈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应传递尊重与关怀(如《慈善需行之有道》一文指出“缺乏关怀的慈善是施舍”)。
2. 接受者的尊严:分析不同家庭态背后的心理差异,如感恩、自尊、契约精神等,可引申至社会对弱势群体帮扶方式的反思。
3. 施与受的关系:从捐助者角度思考善意传递的方式,或从社会机制层面探讨如何优化慈善模式以减少误解。
专家点评:
该题审题难度适中,但需考生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如陈光标高调慈善争议),体现思辨性。优秀作文多从“尊重受助者心理”“慈善需双向平等”等角度切入。
二、2013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内容:
以“上善若水任方圆”为话题,结合材料中牛奶方盒、矿泉水圆瓶、酒瓶方盒的容器设计,要求考生围绕“方圆之用”探讨人生哲理。
核心立意与写作方向:
1. 方圆之道与处世哲学:借容器形状的实用性与和谐性,比喻人生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平衡(如《方圆之道》一文强调“规矩与变通并存”)。
2. 包容与适应:从水的形态变化引申至人性修养,如“如水般柔韧却不失本心”。
3. 社会现象映射:联系传统文化(如儒家“君子”观)或现代人际关系,讨论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自我。
专家点评:
该题具有较强思辨性,需考生融合哲学思想与生活观察。优秀作文常引用老庄思想、儒家经典,或结合历史人物案例(如三毛的自由精神)深化主题。
三、两省作文题对比
| 对比维度 | 广东卷 | 湖北卷 |
|--||-|
| 主题类型 | 社会现象类(慈善) | 哲理思辨类(人生价值观) |
| 材料特点 | 具体事件叙事,贴近现实 | 抽象隐喻,需联想引申 |
| 写作重点 | 分析行为动机与社会影响 | 探讨哲学命题与人生智慧 |
| 思辨难度 | 中等(需结合社会案例) | 较高(需理论化表达) |
| 优秀作文案例 | 《慈善需行之有道》《接受与尊严》 | 《方圆之道》《上善若水任方圆》 |
总结
两省题目均聚焦价值观探讨,但视角差异显著:
两者均体现了高考作文对考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察,广东题更重社会参与,湖北题更重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