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诗人笔下的月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评:以月寄乡愁,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
2.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简评:孤独中与月共饮,浪漫与孤寂交织。
3.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简评:边塞月色与战争悲凉相映。
4.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简评:月为纽带,连接天涯相思。
5. 《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简评:宇宙哲思与人生追问的巅峰之作。
6. 《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简评:战乱中的兄弟情与乡愁。
7.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简评:秋夜寒月与羁旅之思。
8. 《十五夜望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简评:中秋月夜,普世之思。
9. 《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简评:空山幽月,禅意自生。
10. 《嫦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简评:神话与孤寂的完美结合。
二、宋代词人笔下的月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简评:豁达中见人生况味。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简评:孤月映照谪居之寂。
13.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简评:亡国之痛与月夜追忆。
14. 《蝶恋花》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简评:闺中离愁,月夜漫长。
15. 《踏莎行》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简评:清冷月色下的漂泊孤影。
三、其他朝代与诗人
16.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简评:最早的月下美人意象。
17. 《燕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简评:魏晋文人月夜怀思。
18. 《记承天寺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简评:月光如水,澄澈心境。
19. 《香菱咏月》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简评:《红楼梦》中借月写命运无常。
20. 《生查子·元夕》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简评:元宵月夜,爱情与怅惘交织。
四、月之哲思与自然意象
21. 《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简评:时空流转,月为永恒见证。
22. 《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简评:月光涤荡尘世,气象开阔。
23. 《暮江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简评:自然之美与细腻观察。
24. 《霜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简评:月与霜的冷艳之美。
25. 《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简评:壮阔江月,反衬人生漂泊。
五、情感与月色的交融
26. 《玉阶怨》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简评:宫中女子望月寄幽怨。
27.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简评:月下民生与边关思念。
28. 《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简评:物是人非,月色依旧。
29. 《春山夜月》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简评:禅意与自然之趣。
30. 《阳关曲·中秋月》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简评:欢聚短暂,月圆难常。
补充经典诗句(节选)
3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4.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5.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总结
以上50首古诗中,月亮承载了思乡、怀人、哲理、孤寂、自然之美等丰富情感。李白是咏月诗最多的诗人(如网页18列举其50首月诗),而苏轼的词作则在哲理性上登峰造极。若需完整诗作或更多扩展,可参考来源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