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想法
最近,我发现爸爸妈妈下班后总是捧着手机看个不停。吃晚饭时,他们一边刷短视频一边吃饭;周末带我去公园玩,他们坐在长椅上只顾着回消息;就连睡前故事时间,妈妈也常常因为看手机而忘记给我读书。
这种现象让我有点难过。手机虽然方便,但它像一道隐形的墙,把我们的距离隔开了。记得上个月我过生日时,爸爸答应陪我做手工,可他的眼睛始终没离开过屏幕,连剪刀递错了方向都没发现。那一刻,我多么希望他能放下手机,认真看看我折的千纸鹤啊!
我有一个想法:全家制定“无手机时间”。每天晚饭后的一小时,大家把手机放进“休息盒”里。我们可以一起拼积木、读绘本,或者去楼下跳绳。周末还能组织家庭比赛,比如“成语接龙大赛”,赢的人可以决定下周的菜单!
妈妈听了我的建议,摸着我的头说:“宝贝说得对,手机偷走了太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我们家的茶几上多了一个蓝色的小盒子,它装着全家的约定。每当盒盖扣上时,我都能看到爸爸妈妈眼里闪着光,那是我最喜欢的“星星”。
我相信,放下手机的日子,会让我们的笑声更响亮,让家的温暖像阳光一样洒满每个角落。
写作思路解析(供家长/教师参考):
1. 现象聚焦:选择“手机影响家庭交流”这一普遍问题,贴合儿童视角。
2. 细节描写:用“递剪刀”“千纸鹤”等具体场景引发共鸣。
3. 解决方案:提出可操作的“无手机时间”建议,避免空泛。
4. 情感升华:用“蓝色盒子”“星星”等比喻增强感染力。
延伸学习建议:
如需其他主题范文或写作技巧指导,可参考文末标注的原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