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三年级下册写作要求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优秀作文范文及写作指导,结合多篇优质素材综合而成,供参考:
一、春节作文范例
《喜气洋洋过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除夕这天,爷爷把红灯笼挂在门前的桂花树上,灯笼穗子随风摆动,像一串串红石榴。妈妈在厨房忙着剁饺子馅,"咚咚"声像欢快的鼓点。我最喜欢和爸爸贴春联,浆糊的麦香混着红纸的墨香,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寓意福气临门。
年夜饭时,八宝饭刚端上桌就被一扫而空,糯米的甜香裹着红枣的芬芳,外婆说吃一口能甜一整年。午夜钟声敲响,烟花在夜空中绽开,有的像金色绣球,有的像银色星星,我和小伙伴举着荧光棒在院子里追逐,新棉袄的口袋里塞满了压岁红包。
写作技巧:
1. 用五感法描写(视觉:红灯笼;听觉:剁馅声;嗅觉:墨香;味觉:八宝饭)
2. 引用古诗增加文采
3. 通过具体事件(贴春联、吃年夜饭)展现节日特色
二、端午节作文范例
《粽香里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清晨,我被粽叶的清香唤醒,厨房里外婆正把泡好的糯米塞进碧绿的箬叶中。只见她手指翻飞,麻绳一扎,胖乎乎的粽子就立在蒸笼里,像穿着绿袍的小将军。
江边的龙舟赛最热闹,鼓声如雷,桨影如梭。红队龙舟像离弦的箭,船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岸边加油声震得柳枝都在颤动。爸爸告诉我,这个节日是为纪念屈原,吃着咸蛋黄粽子,我仿佛看到诗人衣袂飘飘的身影。
写作技巧:
1. 用俗语引出主题,增强文化感
2. 比喻手法(粽子如将军,龙舟似箭)
3. 通过历史故事深化内涵
三、中秋节作文范例
《月圆人团圆》
银盘似的月亮刚爬上树梢,奶奶就搬出藤椅,桌上摆着豆沙、冰皮、蛋黄莲蓉月饼,拼成花朵形状。妈妈教我唱"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爸爸用望远镜寻找嫦娥的广寒宫。
最有意思的是做冰皮月饼,我把豆沙馅裹进面团,模具一压,胖兔子的笑脸就印在月饼上。咬一口,凉丝丝的糯米皮裹着甜津津的红豆沙,连嘴角沾了面粉都顾不上擦。仰望星空,月亮好像也在品尝人间的团圆味道。
写作技巧:
1. 用童谣增加趣味性
2. 详细描写制作过程(和面、包馅、压模)
3. 情景交融,将美食与亲情结合
四、元宵节作文范例
《灯火里的元宵》
元宵节的夫子庙成了灯的海洋:莲花灯浮在秦淮河上,锦鲤灯甩着尾巴,最威风的是三层楼高的麒麟灯,眼睛还会眨动。我和小伙伴提着兔子灯穿梭在人群里,流苏穗子扫过青石板,发出沙沙的声响。
猜灯谜时,"有方有圆像奶糖"的谜底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每天用的橡皮!咬开芝麻汤圆,黑亮的馅儿流出来,烫得我直哈气,却舍不得吐掉这满口香甜。
写作技巧:
1. 环境描写烘托氛围(灯海、人流)
2. 加入互动元素(猜谜、吃汤圆)
3. 拟声词运用(沙沙、哈气)
写作提升建议:
1. 素材选择:优先选取亲身经历的小事,如包粽子时米粒粘手,放鞭炮时的紧张
2. 结构安排:按时间顺序描写,如"早晨—午后—夜晚
3. 文化渗透:适当引用诗词(如"海上生明月")、传说(嫦娥奔月)
4. 细节刻画:重点描写1-2个场景,避免流水账
> 参考来源:网页1春节烟花描写,网页6中秋做月饼,网页10结构指导,网页20端午龙舟赛,网页32元宵灯会,网页43屈原故事,网页72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