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调研提纲是确保调研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步骤,以下是结合多篇专业资料整理的调研提纲写作方法及结构模板,供参考:
一、调研提纲的核心要素
1. 明确调研目的
需清晰阐述调研的核心问题,例如“探究某行业市场现状”或“分析某政策执行效果”。目的应具体,避免泛泛而谈,并回答“是什么”(现状)和“为什么”(原因)两个层面。
示例:
> 探究某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瓶颈及消费者接受度。
2. 界定调研对象与范围
对象:明确调研的群体或机构(如企业、消费者、部门)。
范围:限定调研的地域、时间、行业等,例如“2023年北京市高校学生群体”。
3. 设计调研内容与问题
根据目的拆分具体内容,例如:
市场现状:行业规模、竞争格局、用户画像;
问题分析:政策障碍、技术痛点、消费习惯。
问题设计需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避免歧义,例如:
> 封闭式问题:您是否了解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是/否)
> 开放式问题:您认为当前政策支持的不足有哪些?
4. 选择调研方法
定量方法:问卷调查(样本量建议100份以上)、数据分析,适合统计普遍现象;
定性方法:深度访谈(如1v1访谈)、焦点小组,适合挖掘深层原因。
混合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例如先通过问卷筛选典型样本,再开展访谈。
5. 规划时间与步骤
分阶段安排任务,例如:
| 阶段 | 时间 | 任务 |

||||
| 准备 | 3天 | 设计问卷、联系受访对象 |
| 实施 | 5天 | 发放问卷、开展访谈 |
| 分析 | 2天 | 数据整理、撰写报告 |
二、调研提纲的标准结构模板
markdown
关于[调研主题]的调研提纲
一、调研背景与意义
背景:简述行业/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空白(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10%,但政策支持力度大)。
意义:说明调研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例:为优化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研目的
1. 分析[具体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2.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建议。
三、调研对象与范围
对象:某企业/某市居民/某行业从业者(需明确数量与特征)。
范围:时间(2023年1-6月)、地域(北京市朝阳区)等。
四、调研内容与问题设计
1. 内容模块:
模块1:市场现状(规模、竞争格局);
模块2:用户行为(购买动机、使用习惯);
模块3:政策影响(补贴效果、执行难点)。
2. 关键问题:列举3-5个核心问题(例: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因是什么?)
五、调研方法与工具
方法:问卷调查(线上/线下)、深度访谈(10名行业专家)、竞品分析。
工具:问卷星、SPSS数据分析、访谈提纲(附件)。
六、时间安排与分工
时间表:分阶段规划(准备、实施、分析)。
团队分工:明确数据收集、访谈执行、报告撰写等责任人。
七、预期成果
形成《[主题]调研报告》;
提出3-5条可行性建议(例:优化补贴申领流程)。
三、注意事项
1. 逻辑清晰:提纲需体现从“现状→问题→解决方案”的递进逻辑,避免内容碎片化。
2. 可行性评估:方法选择需考虑成本与资源(如问卷回收率、访谈对象配合度)。
3. 灵活性:预留调整空间,例如根据预调研结果修正问题设计。
四、参考模板与工具
模板参考:可借鉴网页69的调研提纲框架,或网页33的调研报告结构。
工具推荐:使用boardmix、WPS等工具制作问卷与流程图,提升效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化设计一份专业调研提纲,为后续调研奠定基础。如需进一步优化,可结合具体行业案例(如网页74的商品市场调研方法)调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