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节日。今年的中秋虽未见到皎洁明月,但家人的欢声笑语和节日的温馨氛围,让这个夜晚格外难忘。
晨起忙碌,共备团圆
清晨,我与父母一同前往市场采购食材。街道上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月饼的甜香和鲜果的清甜。奶奶提前准备了糯米粉和豆沙馅,说是要亲手包月饼。揉面、擀皮、包馅……一家人围坐在厨房里,连五岁的表弟也学着捏面团,虽歪歪扭扭,却逗得大家直笑。
祭月祈福,传承仪式
傍晚,奶奶在庭院摆上供桌,放满月饼、柚子、桂圆和点燃的香烛。她轻声念叨着“保佑平安”,又唤我们依次拜月。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合掌闭目,心中默念“愿家人安康”。尽管天空阴云密布,奶奶仍笑着说:“心诚则灵,月娘娘会听见的。”烛光摇曳中,我仿佛触摸到了代代相传的温情。
月下欢聚,其乐融融
晚餐后,我们搬出藤椅围坐阳台。妈妈切开蛋黄莲蓉月饼,甜咸交织的滋味在舌尖化开。爸爸讲起“吴刚伐桂”的故事,弟弟却指着云层问:“月亮是不是被天狗吃了?”全家笑作一团。表姐提议玩飞花令,以“月”为题背诗。从“举杯邀明月”到“千里共婵娟”,欢声笑语中,连晚风也染上了诗意。
心有所悟,团圆最珍
夜深时,我望向依旧朦胧的天际,忽而明白:圆月虽美,却不及此刻的相聚珍贵。正如苏轼所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纵使阴晴难料,只要心系彼此,便是最好的团圆。
后记:这个中秋没有明月高悬,却有暖意盈怀。家人的笑容、传统的仪式、诗意的夜晚,交织成我心中最圆满的中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