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综合多篇古诗赏析与文学评价整理的中秋节经典诗作,涵盖不同朝代与情感表达,兼具意境与哲思: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誉为中秋诗词巅峰之作,以问月开篇,将个人思念升华为对人生离合的豁达。
2.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雄浑笔触写尽天涯共此时的相思,展现盛唐气象。
3.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以含蓄之笔引发共鸣,秋思绵长而意境深远。
4. 《静夜思》·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简练语言勾勒游子望月怀乡的永恒主题,流传最广。
5. 《月夜忆舍弟》·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战乱背景下抒写兄弟离散之痛,沉郁悲怆。
6.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暗含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清冷中见哲思。
7.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以时空对比道尽贬谪之人的乡愁。
8. 《嫦娥》·李商隐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借神话寓言孤独心境,隐喻人生怅惘。
9.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应是嫦娥掷与人”以桂花喻月,浪漫灵动,展现诗人高中进士后的欢愉心境。
10.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天上若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结合民间传说,赋予月亮神话色彩,奇趣盎然。
我家的中秋节
记忆里的中秋节,总是裹着桂花的香气和月饼的甜腻。今年的中秋,家里格外热闹——在外工作的姑姑带着表弟回来了,爷爷奶奶也从老家赶来。母亲早早买好了莲蓉、豆沙和五仁馅料,张罗着全家一起做月饼。
“来,把面皮揉圆些!”奶奶笑眯眯地指导我和表弟。面团在掌心搓揉,裹上蛋黄和莲蓉,再用模具压出花纹。表弟笨手笨脚地捏出个歪歪扭扭的兔子形状,逗得大家直乐。父亲趁机讲起“玉兔捣药”的故事,窗外的月亮仿佛也听得入了神,悄悄爬上树梢。
傍晚,阳台上摆满了水果和月饼。爷爷泡了一壶桂花茶,茶香与月色交融。姑姑提议玩“飞花令”,主题是“月”。表弟抢着背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则想起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父亲一句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将气氛推向高潮。妈妈笑着递来一块刚烤好的月饼,咬一口,甜到心里。
夜深时,月亮像一盏银盘悬在天际。奶奶搂着我和表弟,轻声念起杜甫的“月是故乡明”。那一刻,我忽然懂了古诗里的“天涯共此时”——无论多远,只要抬头望见这轮明月,思念的人便如同在身边。月光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团圆的味道,比月饼更甜。
(全文约600字)
注:古诗赏析综合自网页,家庭活动灵感参考亲子互动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