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60道

admin102025-03-14 18:15:46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常考易错题60道的精选汇总,涵盖计算、概念判断、应用题等高频易错题型,结合教材重点和考试难点整理,供学生重点复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60道

一、判断题(易混淆概念)

1. 40-35÷9=5÷5=1(×)

解析:运算顺序错误,应先算除法再减法。正确计算为:40-35÷9=40-3≈37。

2. 12÷4=3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解析:除法表示“平均分”,题目未说明“平均分”,因此错误。

3. 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解析:风车转动属于旋转,平移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4. 32-12÷4和(32-12)÷4的结果相等(×)

解析:前者先算除法,后者先算减法,结果不同。

5. 五位数都比四位数大(√)

解析:数位越多,数值越大。例如10000>9999。

二、填空题(运算与概念)

1. 36÷4=9读作(36除以4等于9),表示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9);还可以表示36里面有(9)个(4)。

2. 63÷9=7,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七九六十三),另一道除法算式是(63÷7=9)。

3.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9,商是(1);49里面有(7)个7。

4. 在算式9÷(22-19)中,应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结果是(3)

5. ☆÷△=6……4中,△最小是(5),此时☆是(34)。

三、应用题(逻辑与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60道

1. 租船问题:53人划船,每船坐6人,至少需租(9)条船;若每条船租金8元,60元最多租(7)条。

解析:53÷6=8余5→需9条;60÷8=7余4→最多7条。

2. 分物品:有40个苹果,至少拿走(5)个可平均分给7人;至少再买(4)个可平均分给9人。

解析:40÷7=5余5→拿走5个;40÷9=4余4→补4个。

3. 估算问题:妈妈买一袋苹果,比20多比30少,4个装一盘余1个,5个装一盘差1个,这袋苹果有(29)个。

解析:符合条件的是29(4×7+1=29,5×6-1=29)。

4. 年龄差:奶奶63岁,小芳7岁,奶奶比小芳大(56)岁。

解析:63-7=56,注意避免计算错误。

5. 绳子长度:两根45毫米铁条焊接后,接头用去5毫米,总长(85毫米)。

解析:45+45-5=85毫米。

四、易错计算题

1. 混合运算:72-37=35,35÷7=5。

2. 有余数除法:17只皮球每3只装一盒,至少需(6)个盒子。

解析:17÷3=5余2→需6个。

3. 逆向思维:小明将加数个位6看作9,十位1看作7,结果604,正确结果应为(588)。

解析:错误加数为79,实际加数为16,604-79+16=541。

4. 倍数问题:小军拍球31下,小丽拍的次数是小军的3倍少20下,小丽拍了(73)下。

解析:31×3-20=73。

五、几何与单位

1. 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解析:实际正方形有4条,但部分学生误记为2条。

2. 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一支粉笔长约1(分米)。

3. 图形运动:荡秋千属于(旋转)现象。

六、易错知识点总结

1. 余数规则: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例如:☆÷5=6……□,□最大是4。

2. 近似数:估算时遵循“四舍五入”。例如:1986≈2000。

3. 混合运算顺序:先算括号内,再乘除后加减。

完整60道题目及答案可通过以下来源获取详细解析:

  • 判断题与填空题参考网页
  • 应用题与计算题参考网页
  • 知识点总结参考网页
  • 建议针对易错题类型专项练习,强化运算顺序、余数处理、单位换算等薄弱环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