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供电所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业绩的参考框架与核心内容,结合行业实践与多篇总结范例整理而成,供参考:
一、供电所个人工作总结框架
1. 工作完成情况
安全生产:落实安全责任制,参与隐患排查与整改,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例如,2025年累计处理线路隐患50余处,参与10kV线路改造3.2公里,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
营销管理:完成电费回收率100%,推广智能电表覆盖率达95%,优化台区线损管理,实现综合线损率降至8.44%。
优质服务:处理客户报修工单300+次,开展“”活动20次,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8%。
2. 具体工作措施
技术改进:引入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装置,优化校验流程,提升效率30%;推动老旧设备更新,减少故障率15%。
团队协作:组织安全培训20场次,参与应急演练5次,培养新员工3名,提升团队技能水平。
创新服务:建立客户微信群,实时发布停电信息及用电建议,解决客户问题200+次,减少投诉率40%。
3. 成果与亮点
荣誉奖项:获评公司“技术能手”“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
创新案例:设计“三网融合”差异化服务模式(亲情服务网、公共关系网、信息服务网),提升服务效率。
社会效益:参与乡村电网改造,惠及农户700余户,助力乡村振兴。
二、供电所员工工作业绩范例
1. 安全生产管理
隐患排查:主导完成辖区10kV线路树障清理300余棵,消除鸟巢隐患20处,降低跳闸率30%。
标准化作业:推行“两票三制”执行,实现操作票合格率100%,参与编制《危险点预控措施卡》。
应急响应:主导完成台风抢修任务,恢复供电时长缩短至4小时以内,获客户锦旗表彰。
2. 营销与线损治理

电费回收:创新“分片包干+线上催缴”模式,实现陈欠电费回收率提升至85%。
线损优化:通过台区改造与表计轮换,高损台区线损率从12%降至6.5%。
计量管理:完成智能电表轮换8700余块,查处窃电行为10起,追补电费5万元。
3. 技术创新与培训
技能竞赛:在省级电力技能竞赛中获第三名,推动所内“岗位练兵”常态化。
技术推广:主导推广电子式电能表,提升计量精度,年节约电量损耗20万kWh。
培训成果:编写《电能表校验操作手册》,培训员工50人次,提升团队业务能力。
4. 优质服务与社会责任
便民服务:设立“连心岗”服务窗口,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30次。
公益宣传:组织安全用电进校园、进社区活动5场,发放宣传材料2000份。
环保贡献:推动光伏并网项目落地10户,助力清洁能源消纳。
三、总结与展望
改进方向:需加强智能电网新技术学习(如配电自动化),提升数字化运维能力。
未来计划:2026年目标实现线损率再降1%、客户满意度达99%,推动“零投诉”服务标杆创建。
引用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