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1. 强化责任体系
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齐抓共管格局。
将保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责任到人。
2. 完善工作机制
修订《保密管理制度》《涉密文件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文件收发、存储、销毁流程,落实涉密载体登记台账管理。
建立保密检查常态化机制,联合纪委等部门开展季度督查,重点排查涉密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文件管理中的隐患。
二、保密教育与宣传
1. 全员培训与警示教育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保密法》《密码法》专题学习,覆盖率达100%,并开展保密知识竞赛、案例警示教育活动,提升全员保密意识。
针对新入职员工和关键岗位人员(如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岗)开展专项培训,强化保密技能。
2. 多样化宣传手段

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保密知识,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扩大覆盖面。
三、技术防范与风险管控
1. 涉密设备管理

对涉密计算机实行物理隔离,安装保密防护软件,禁止使用非涉密设备处理敏感信息。
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禁止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传递涉密文件,严格执行电子邮件安全审查制度。
2. 信息系统安全
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修复漏洞并优化防护措施,如加密存储、访问权限分级管理。
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保密改造,实现涉密文件全流程电子化监控。
四、重点领域管理
1. 文件与会议保密
涉密文件实行专人专柜管理,严格执行传阅登记和清退制度,杜绝无关人员接触。
重要会议采用保密会议系统,限制参会范围,会议资料会后统一回收销毁。
2. 涉密人员管理
签订保密承诺书,建立涉密人员动态档案,落实离职脱密期管理。
五、问题与改进方向
1. 现存问题
部分员工保密意识不足,存在涉密计算机密码设置不规范、文件登记疏漏等问题。
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部分单位缺乏专业维护团队。
2. 改进措施
加大保密宣传频次,通过案例通报、实操演练提升全员警惕性。
增加技术投入,引入人工智能监测、区块链存证等新技术强化防护。
建立保密工作奖惩机制,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对先进典型通报表扬。
六、2024年工作亮点
法律贯彻:全面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24年2月实施),调整密级认定标准和保密期限。
创新实践:试点“保密风险地图”动态监测系统,实现风险可视化预警。
总结与展望
2024年保密工作通过制度完善、技术升级和教育深化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在风险防控和意识提升上持续发力。2025年将重点推进保密工作数字化转型,构建“人防+技防+制防”三位一体体系,为国家安全和单位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如需具体案例或详细数据,可参考来源网页的政策文件及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