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作文题以“双奥之城”为切入点,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要求考生结合国家发展、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的关系展开论述。以下从题目解析、写作思路、评分标准及范文参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题目解析与核心立意
1. 材料核心
三次跨越:材料聚焦2008年北京夏奥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对比,展现中国在体育、科技、经济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如比赛成绩提升、全民健身普及、高铁技术突破、GDP增长等)。
青年成长:从“懵懂儿童”到“有为青年”的个人跨越,强调青年亲历国家强盛后,需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主题升华:“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要求考生思考如何以个人奋斗推动国家持续发展。
2. 审题关键
时间限定:需重点分析2008年至2022年的跨越式发展,而非泛泛而谈历史成就。
逻辑递进:由体育领域的跨越(单点突破)拓展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全面繁荣),再升华至青年与时代的双向奔赴。
避免误区:不可仅罗列数据或空谈口号,需结合自身感受,体现思辨深度。
二、写作思路与结构建议
1. 标题拟定
需点明“跨越”的递进性与时代性,例如:
《跨越山海,逐光而行》
《以青春之我,筑永续跨越》
《双奥映神州,跨越无止境》。
2. 主体框架
引题:以双奥之城的辉煌成就切入,点明“跨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
例:“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双奥之城的荣光背后,是无数跨越的缩影。”
分论点1(体育与国家):
纵向对比两次奥运会的突破(如奖牌数、科技应用、环保理念),体现“跨越式发展”。
由体育引申至综合国力(如高铁、5G、航天),强调“跨越是全方位、多维度的”。
分论点2(青年与时代):
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如亲历奥运、参与志愿服务),体现“个体跨越与时代同频共振”。
引用榜样案例(如苏炳添、谷爱凌、航天青年团队),诠释“卓越永无止境”。
升华与展望:
提出“再跨越”的路径(创新、团结、开放包容),呼应民族复兴的使命。
以青年身份宣誓,如“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在跨越中书写新的中国故事”。
三、评分标准与高分策略

1. 评分重点
切题度:是否紧扣“跨越,再跨越”的主题,兼顾国家与个人维度。
思辨性:能否从表象跨越(如数据增长)深入本质(如制度优势、文化自信)。
素材运用:引用典型事例(如冬奥科技、脱贫攻坚)需精准,避免堆砌。
语言表达:需兼具理性分析与情感共鸣,如“体育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运兴”。
2. 避坑指南
忌偏题:若仅写体育成就或泛泛歌颂祖国,未体现“跨越—再跨越”的递进逻辑,可能被判定为二类文(36-42分)。
忌空洞:需结合具体政策(如“三亿人上冰雪”)、科技突破(如“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增强说服力。
忌模式化:避免套用“建党百年”“改革开放”等传统素材,需立足双奥特色。
四、范文参考与素材积累
1. 高分范文片段
《跨越无疆,逐梦不止》
从“鸟巢”到“冰丝带”,从“夏奥”到“冬奥”,双奥之城的璀璨背后,是十四载春华秋实的跨越史诗。体育的荣耀,映照着国家的强盛;青年的足迹,丈量着复兴的征程。跨越,是永不停歇的攀登,是永无止境的超越。
当张北的绿电点亮冬奥的灯光,当“猎豹”高速摄像机定格竞技的瞬间,科技之光已悄然跨越时空,诠释着大国崛起的密码。而赛场之外,三亿人踏雪而行,全民健身的浪潮让体育跨越竞技的边界,成为民族精神的新注脚。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我辈青年当以跨越为舟,以奋斗为楫。如苏翊鸣凌空一跃,突破极限;如徐梦桃四战冬奥,坚守初心。跨越,是赛场上的更高、更快、更强,更是时代浪潮中的敢为、能为、有为。
(改编自网页)
2. 经典素材
体育领域:苏炳添突破“亚洲人百米极限”、全红婵“水花消失术”、中国女足逆境夺冠。
科技领域:北斗组网、天问探火、5G领跑全球。
青年榜样:冬奥志愿者“燃烧的雪花”、大学生村官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题以“双奥”为载体,将家国情怀与青年担当紧密结合。考生需在逻辑递进(从现象到本质)、素材创新(立足双奥特色)和情感共鸣(个人成长与时代共振)中寻找平衡,方能脱颖而出。正如材料所言:“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这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