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公司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管理制度的完整版框架与核心内容,整合了多个来源的相关规定,涵盖日常管理、职责划分、操作标准、安全规范及奖惩机制等:
一、总则
1. 目的
维护公司环境卫生,创造整洁、安全、舒适的办公及生产环境,提升企业形象与员工工作效率。
2. 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保洁人员及外来访客,覆盖办公区、生产车间、公共区域(走廊、卫生间、会议室等)、绿化区域及设备设施。
3. 管理原则
“五无”标准:无裸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积尘积垢、无异味、无蚊蝇滋生。
预防为主:通过制度约束与宣传教育,减少卫生问题的发生。
二、职责划分
1. 保洁人员职责
负责公共区域(走廊、楼梯、电梯、卫生间、会议室等)的日常清洁与定期消毒。
管理垃圾分类与清运,确保垃圾袋装化、定点投放。
检查并维护清洁设备(如吸尘器、洗地机等),及时报修故障。
2. 部门/员工职责
各部门负责本区域日常卫生维护,执行“门前三包”(包清洁、包秩序、包绿化)。
员工需保持个人工位整洁,禁止在公共区域乱丢垃圾、堆放杂物。
三、工作标准与操作流程
1. 公共区域清洁
地面:每日拖扫2次,大理石地面每月抛光打蜡1次,雨天增设防滑垫及警示牌。
玻璃/不锈钢:每周擦拭2次,使用专用清洁剂,确保无手印、水渍。
卫生间:
频次:每小时巡视清洁1次,每日全面消毒4次。
标准:洗手液、纸巾及时补充,便池无污渍、无异味。
会议室/办公室:会议结束后立即清理,桌椅归位,地毯每日吸尘。
2. 生产车间清洁
设备与物料:每日擦拭设备表面,物料分类摆放,托盘、工具定置管理。
废弃物:分类存放(如废活性炭、废弃包装袋),按指定路线清运。
3. 食堂卫生管理

操作规范:生熟食品分区处理,餐具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剩菜存放不超过24小时。
人员要求:持健康证上岗,穿戴工作服帽,定期接受卫生培训。
四、安全管理
1. 高空作业:超过2米需使用稳固梯凳,禁止单脚站立。
2. 用电规范:湿手不得接触电源,设备使用前检查线路。
3. 化学品管理:清洁剂分类存放,易燃品远离火源。
五、检查与奖惩制度
1. 检查机制
日常巡检:保洁领班每日抽查,记录问题并整改。
月度评分:行政部联合各部门评分,结果与绩效挂钩。
2. 奖惩措施
奖励:连续3月评分达标者给予奖金或表彰。
处罚:
乱丢垃圾、堆放杂物:罚款50-100元。
清洁不达标累计3次:警告或辞退。
六、附则
1. 清洁用品管理:工具按区域专用(如卫生间抹布与办公室分开),定点存放。
2. 应急预案:制定突发污染(如化学品泄漏)处理流程,定期演练。
3. 制度修订:每年根据执行情况修订,经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引用来源:
日常操作标准参考;
安全管理条款整合自;
检查与奖惩机制依据。
注:以上内容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建议结合具体需求细化执行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