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地妇联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计划,核心成果与工作方向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 妇女权益保障
开展法律宣传、维权服务,设立咨询热线,解决妇女儿童突出问题,完善司法保护和社会救助机制。
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普及,开展防性侵、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活动,覆盖超8000名家长儿童。
2. 妇女创业就业支持
制定创业帮扶方案,提供技能培训(如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和创业资金,搭建平台举办创业大赛,帮助50%以上妇女实现稳定就业。
推广“巾帼创业贷款”政策,联合企业开发订单,实现绣娘增收2.8万元/年(如蜀绣项目)。
3. 妇女儿童健康事业
组织健康知识讲座,覆盖基层妇女;向农村地区派遣医疗队,捐赠设备,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完成“两癌”免费筛查745人,救助困难妇女儿童6人。
4. 家庭文明建设

举办家庭文化节、亲子活动,评选“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等典型,倡导文明家风。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通过家长学校、讲座等形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5. 妇联自身建设
优化组织架构,加强干部培训,完善考核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发展巾帼志愿者队伍,参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240人次。
存在问题:部分妇女法律意识薄弱、创业支持力度不足、健康资源分配不均、家庭文明建设需深化。
妇联工作职责
根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及相关文件,妇联职责涵盖以下方面:
1. 政治引领
宣传党的政策,引导妇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 权益维护
推动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提供法律援助,处理妇女信访案件,化解家庭矛盾。
3. 发展支持
组织技能培训,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推动“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活动,培育示范基地。
协调小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助力女性经济独立。
4. 家庭服务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倡导文明家风,评选“五好家庭”“最美婆媳”等典型。
组织亲子阅读、健康讲座,普及优生优育知识。
5. 社会治理参与
代表妇女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推动妇女参政议政;联合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如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
6. 国际交流与团结
加强同港澳台及国际妇女组织的交流,促进性别平等全球合作。
组织架构:实行全国、地方、基层三级组织制度,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日常工作由执委会及常委会负责。
注:以上内容综合各地妇联公开资料,具体职责与工作重点可能因地区政策调整而略有差异。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来源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