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王维17岁时漂泊异乡,以“独在异乡”的孤独感引发千古共鸣,后两句通过想象兄弟登高插茱萸的场景,反向表达思乡之情。
2.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唐)
诗句: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赏析:杜牧与友人登高,借菊花满头、酩酊酬节抒发对人生短暂的豁达,反衬出世事的沧桑。
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宋)
诗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李清照在重阳节独守空闺,以黄花自喻,刻画相思憔悴之态,成为婉约词的代表。
4.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近代)
诗句: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赏析:毛泽东以革命者视角,将战场菊花与秋日豪情结合,展现乐观与壮阔的意境。
5. 《九日》·李白(唐)
诗句: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赏析:李白描绘秋日山水之美,以菊花佐酒,流露超脱尘世的孤傲与自得其乐。
6. 《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唐)
诗句: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白居易以白菊自比,幽默自嘲年老却与少年同乐,展现达观心态。
7. 《蜀中九日》·王勃(唐)
诗句: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王勃客居蜀地,借鸿雁北飞反衬自己身不由己的漂泊之苦,含蓄深沉。
8. 《定风波·重阳》·苏轼(宋)
诗句: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赏析:苏轼在登高中感叹世事艰难,却以插菊满头、酩酊酬节的洒脱回应,体现其超然胸襟。
9.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
诗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岑参在行军途中想象故园菊花在战火中绽放,交织家国忧思与个人愁绪。
10.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唐)
诗句: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赏析:李白调侃菊花在九月九日、十日连遭采摘,暗喻自身仕途的坎坷与无奈。
这些诗词或抒怀思亲,或感时叹世,或寄情山水,展现了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等传统习俗,也映射了不同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更多诗词可参考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