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最难背的三篇文言文—出师表理解性默写

admin112025-03-14 08:19:35

一、初中最难背的三篇文言文

1. 《逍遥游》(节选)

  • 难点:哲学色彩浓厚,生僻字多,人教版节选段落长达803字,涉及抽象概念(如“北冥有鱼”“鹏之徙于南冥”等),逻辑关联性较弱,背诵时容易混淆句子顺序。
  • 名句示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2. 《离骚》(节选)

  • 难点:楚辞体裁,句式参差多用“兮”字,语言华丽但拗口;通假字多(如“偭规矩而改错”),易导致默写错误;全文情感复杂,需结合屈原生平理解。
  • 名句示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3. 《出师表》

  • 难点:篇幅较长(738字),生僻字较多(如“陟罚臧否”“夙夜忧叹”);作为奏章,语言委婉含蓄,逻辑层层递进,需理解诸葛亮“亦臣亦父”的复杂情感;部分段落句式相似(如“亲贤臣,远小人”与“亲小人,远贤臣”),易混淆。
  • 二、《出师表》理解性默写高频考点

    以下为《出师表》理解性默写中高频出现的题目及对应答案(结合中考真题及模拟题总结):

    1. 治国原则

  • 宫中府中官员赏罚需统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的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2. 人物情感与志向

    初中最难背的三篇文言文—出师表理解性默写

  • 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心态:“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临危受命的担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3. 治国建议

  • 三条核心建议:“开张圣听(广开言路);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亲贤远佞。”
  • 规劝刘禅自行谋划的句子:“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 4. 易错字词

  • “妄自菲薄”(易误写为“妄自菲薄”);
  • “以塞忠谏之路”(“塞”易误写为“赛”)。
  • 三、高效背诵与默写技巧

    1. 理解先行:通过翻译全文,梳理诸葛亮劝谏的逻辑(如分析“宫中府中”段落为何强调法度统一),结合三国历史背景加深记忆。

    初中最难背的三篇文言文—出师表理解性默写

    2. 分块记忆:将全文划分为“治国原则”“荐贤举能”“自述志向”等板块,逐一攻破。

    3. 重点突破:针对高频默写句(如“亲贤臣,远小人”),通过抄写、听写强化记忆;利用押韵规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辅助背诵。

    4. 情景模拟:想象自己是诸葛亮,体会其“临表涕零”的情感,增强语感。

    四、其他文言文背诵建议

  • 《岳阳楼记》:抓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名句,理解范仲淹的忧乐观。
  • 《醉翁亭记》:通过“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等线索记忆欧阳修的豁达心境。
  • 通过结合理解性记忆和科学方法,即使是《出师表》这样的难点也能迎刃而解。建议多练习真题默写,并参考文中标注的网页资源(如)巩固考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