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靖宇
事迹: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军周旋数月,弹尽粮绝后孤身奋战至最后一刻。牺牲后日军解剖其遗体,发现胃中仅有树皮和棉絮。
意义:展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被追认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
2. 张自忠
事迹: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枣宜会战中率部与日军激战,身中数弹仍高呼杀敌,最终壮烈殉国。日军为其整理遗体并行军礼,称其为“活关公”。
贡献: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国军将领,被誉为“民族英雄”。
3. 赵登禹
事迹:指挥喜峰口战役时率大刀队夜袭日军营地,砍杀日军千余人,炸毁大炮18门,取得“九一八”后首次大捷。后在北平南苑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年仅39岁。
纪念:北京“赵登禹路”以其名字命名,纪念其抗战功勋。
4. 佟麟阁
事迹:卢沟桥事变中率部死守南苑,腿部中弹后仍坚持指挥,最终头部中弹牺牲,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首位殉国的国军高级将领。
影响:其牺牲标志着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 左权
事迹: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在太行山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部队转移,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年仅37岁。其军事著作丰富,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纪念:山西辽县更名为“左权县”以志其功。
6. 王二小
事迹:13岁放牛郎为保护乡亲,将日军引入八路军伏击圈,被挑死。其故事被编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至今。
象征:少年英雄的代表,彰显全民抗战精神。
7. 戴安澜
事迹: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在缅甸同古战役中以少胜多重创日军,后因重伤牺牲于撤退途中。毛泽东题挽词“马革裹尸还”。
荣誉: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8. 八女投江
事迹:冷云等8名东北抗联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主动吸引日军火力,弹尽后手挽手走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意义:群体英雄的典范,展现了女性的英勇与坚韧。
9. 郝梦龄
事迹:忻口会战中亲临前线指挥,率部与日军肉搏,身中数弹仍高呼“誓与阵地共存亡”,最终牺牲。
评价:抗战初期牺牲的首位军长,国民追授陆军上将。
10. 赵一曼
事迹:东北抗联女政委,受伤被俘后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临刑前写下给儿子的遗书:“希望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精神:女性革命者的楷模,其遗书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
其他重要烈士群体
这些烈士用生命诠释了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其事迹可通过查阅来源网页获取更详细资料(如等)。他们的精神至今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