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语故事、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

admin112025-03-30 22:00:01

1. 悬梁刺股

典故

  • 悬梁:东汉孙敬为防读书时打瞌睡,用绳子将头发系在房梁上,一旦低头便会被拉醒,最终成为大儒。
  • 刺股:战国苏秦游说失败后,发奋读书,用锥子刺大腿以驱赶困意,终成六国之相。
  • 寓意:形容极端刻苦的学习态度,激励后人发愤图强。

    2. 凿壁偷光

    典故:西汉匡衡因家贫无灯,凿穿墙壁借邻居烛光读书,后成为一代学者。

    出处:《西京杂记》

    历史成语故事、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

    寓意:赞颂在困境中仍坚持求学的精神。

    3. 囊萤映雪

    典故

  • 囊萤:晋代车胤捕捉萤火虫照明夜读,官至吏部尚书。
  • 映雪:晋代孙康借雪光读书,终成饱学之士。
  • 寓意:比喻贫寒之士克服困难、勤奋苦读。

    4. 韦编三绝

    典故:孔子晚年研读《周易》,反复翻阅导致串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断裂,体现对学问的执着。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寓意:形容读书勤奋,钻研精深。

    5. 闻鸡起舞

    典故:东晋祖逖与刘琨半夜听到鸡鸣即起床练剑,终成文武全才,报效国家。

    出处:《晋书·祖逖传》

    寓意:强调有志者应及时奋发,持之以恒。

    6. 手不释卷

    典故:三国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勤读兵书史籍,从武将蜕变为智勇双全的名将。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寓意:形容书本不离手,勤奋学习的态度。

    7. 焚膏继晷

    典故: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描述学者夜以继日读书,灯油燃尽仍借月光苦读。

    出处:韩愈《进学解》

    寓意:比喻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学习或工作。

    8. 目不窥园

    典故:汉代董仲舒专注研读《春秋》,三年不踏出书房,终成儒学大家。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寓意:形容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治学态度。

    历史成语故事、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

    9. 废寝忘食

    典故:北齐元帝为钻研学问常忘记饮食与睡眠,体现对学术的极致投入。

    出处:《颜氏家训·勉学》

    寓意:赞美专注忘我的学习精神。

    10. 牛角挂书

    典故:隋朝李密骑牛时在牛角挂《汉书》,边行边读,终成一代名臣。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

    寓意:形容利用一切时间勤奋学习。

    其他相关成语

  • 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冒雪站立等待老师程颐,体现尊师重道与求学诚心。
  • 昼耕夜诵:北魏崔光白天耕作、夜晚读书,以抄书贴补家用,终成史学家。
  • 孜孜不倦:出自《尚书》,形容持续不懈的努力。
  • 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精华,更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勤奋精神的推崇。通过故事化的表达,它们跨越千年仍激励着现代人勤学向上。如需更多典故细节,可参考《史记》《汉书》等古籍或相关历史文献。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