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日活动主题设计方向

1. 思想引领类
深学精神谱系:组织学习中国精神谱系(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结合党史故事分享、红色基地参访、知识竞赛等形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理论研读与分享:围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宣言》等经典著作开展读书会、研讨沙龙,引导团员撰写读书笔记并交流心得。
2. 社会实践与公益服务
乡村振兴与社区服务: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参与基层治理、助老助残、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如组织乡村支教、垃圾分类倡导活动。
校地合作与职业探索:对接专业对口企业或事业单位,组织参观、实习或职业访谈,帮助团员了解行业趋势与人才需求。
3. 文化传承与创新
国潮文化体验:举办非遗手作、汉服展示、传统节日主题游园会,结合现代元素设计国潮剧本杀、情景剧表演等。
科技与未来探索: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科技热点为主题,策划虚拟现实体验、科技创意竞赛等活动,激发创新思维。
4. 青年成长与凝聚力建设
心理健康与团队协作:通过素质拓展、心理讲座、趣味运动会(如“多巴胺主题”活力游戏)增强团队凝聚力。
生涯规划与技能提升:开展职业规划工作坊、简历制作培训、模拟面试等活动,助力团员职业发展。
二、团日活动组织与实施要点
1. 前期策划与选题
需求调研:通过问卷、座谈了解团员兴趣与需求,结合年级特点(如大一适应教育、大四就业指导)确定主题。
方案设计:参考“四结合”原则(党的要求与青年特点结合、教育性与实践性结合),注重活动的创新性与可行性,例如跨支部联合策划。
2. 活动形式创新
多元化载体:采用辩论赛、情景剧、微电影拍摄、户外素拓等互动形式,避免传统说教。例如,通过“模拟联合国”讨论社会议题,或结合短视频平台发起公益挑战。
科技赋能:利用线上平台开展直播团课、云参观红色场馆,或设计AR寻宝游戏增强参与感。
3. 实施流程规范
校院联动:院系团委需全程指导,校团委提供资源支持(如专题讲座、经费补贴),确保活动方向正确。
宣传与记录:通过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活动预告与成果,注重图文、视频素材的积累,提升活动影响力。
4. 总结与评估
成果展示:制作活动总结报告、宣传册或纪录片,参与校级评选(如“阳光团日”示范项目),优秀案例可获推广。
反馈机制:收集参与者评价,分析活动成效,形成改进建议。例如,通过线上投票评选“最受欢迎环节”。
三、优秀案例参考
1. “青春筑梦阳光行”系列活动:河南师范大学通过校地联合、社会实践等主题,组织团员参与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获省级表彰。
2. “归属感”主题团日:某高校策划校园打卡合影、跨年级交流活动,增强新生融入感,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
3. “环保公益行”实践:苏州某团支部联合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结合手工DIY比赛,实现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
注意事项
政治性与教育性并重:避免娱乐化倾向,确保活动紧扣时代主题,如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设计内容。
安全与合规:户外活动需提前报备,做好应急预案;涉及经费使用需透明公开。
通过以上方向与方法的结合,可打造既有思想深度又具吸引力的团日活动,切实提升团组织的引领力与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