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
1. 实验名称:选择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的小实验(如“摩擦起电”“钓冰”“水的张力”等)。
2. 实验准备:列出材料(如纸片、笔、水杯、盐、冰块等),语言简洁。
3. 实验过程:按步骤分点描述,使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顺序词,突出动作和心理活动。
4. 实验结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用比喻或拟人手法让描写更生动。
5. 科学原理:用浅显的语言解释现象背后的道理。
6. 感悟收获:联系实验过程,表达科学探索的乐趣或启发。
范文示例
《会跳舞的纸屑》
今天,我在科学书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摩擦起电。纸屑真的能被吸起来吗?我决定动手试一试!
实验材料:一张白纸、一支塑料笔、一把剪刀。
实验步骤:
1. 剪纸屑:我先把白纸剪成指甲盖大小的碎片,像雪花一样撒在桌面上。
2. 摩擦生电:接着,我拿起塑料笔,在头发上快速摩擦了二十多下,头发都“沙沙”作响。
3. 靠近纸屑:我屏住呼吸,把笔尖慢慢贴近纸屑。突然,几片小纸屑像被施了魔法,一下子“跳”到了笔杆上!
4. 反复尝试:第一次只有几片被吸住,我不甘心,又用力摩擦了五十下。这次,更多纸屑“手拉手”粘在笔上,像一群跳舞的小精灵!
科学原理:妈妈告诉我,摩擦让笔产生了静电,而静电会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纸屑才会“跳舞”。
我的收获:原来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多动手、多观察,就能发现奇妙的现象。
《钓冰奇遇记》
你见过不用鱼竿就能钓冰吗?今天我就成功了一次!
实验材料:冰块、棉线、盐、小碗。
实验过程:
1. 布置“钓场”:我把冰块放进碗里,棉线轻轻搭在冰面上,像一条银色的小蛇。
2. 撒盐魔法:妈妈让我在棉线周围撒一小撮盐。我屏住呼吸,生怕惊动了冰块。
3. 等待奇迹:一分钟、两分钟……冰面渐渐融化又冻结。我小心提起棉线——冰块竟然被“钓”起来了!
4. 揭秘时刻:原来盐能降低冰的凝固点,融化后的水重新结冰时,就把棉线和冰块“粘”在一起了!
实验感想:这次“钓冰”让我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连盐都能成为科学家的好帮手呢!
写作技巧(参考教学指导)
1. 结构清晰:用“实验名称→准备→过程→结果→原理→感悟”的框架,避免流水账。
2. 细节描写:加入动作(“轻轻撒盐”“屏住呼吸”)、心理(“心怦怦跳”“又惊又喜”)和比喻(“像小精灵跳舞”)。
3. 科学语言:用“因为…所以…”句式解释原理,例如:“静电吸引力让纸屑被吸起”。
4. 真实感受:写出失败与成功的对比,如“第一次纸屑没动,我急得直冒汗”。
小贴士:实验可选“水的浮力”“色彩扩散”“火山喷发”(小苏打+醋)等,操作安全且效果明显。写作前可先画流程图辅助记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