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团圆的月亮》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中秋月圆时,我们全家围坐在阳台上赏月。妈妈端出金黄的蛋黄月饼,爸爸泡好清香的桂花茶,奶奶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仰头望着银盘般的月亮,月光像轻纱笼罩着院子里的桂花树,空气中飘着甜甜的香气。爸爸突然提议:"我们来接龙带'月'的诗句吧!""举头望明月!"我抢先喊道。"海上生明月!"妈妈不甘示弱。欢声笑语中,我悄悄许愿:愿每个中秋,月亮都能这么圆,家人都能这么暖。
范文二:《月饼里的爱》
中秋节前夜,奶奶教我包月饼。面团在她布满皱纹的手里转着圈,变成小碗状,塞进红豆沙后轻轻收口,放进雕花模具一压——胖乎乎的月饼就诞生了!烤炉飘香时,奶奶说:"月饼要圆,就像咱家团团圆圆。"第二天,我捧着亲手做的月饼送给值夜班的护士妈妈。月光透过医院玻璃窗,映着妈妈欣慰的笑脸,我突然懂了:原来团圆不仅是围坐赏月,更是心与心的牵挂。
写作思路指导:
1. 开篇点题:用诗句/俗语引出节日,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 活动描写:
3. 情感表达:
4. 文化传承:穿插神话故事(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或传统习俗(燃灯笼、祭月)
5. 结尾升华:用比喻收尾,如"月光像条银丝带,把我们的心紧紧系在一起
好词好句积累:
建议学生选择自己经历过的真实场景,通过"五感法"(看月亮、闻桂花、摸月饼、尝果香、听故事)让文字更生动。可参考网页中"做月饼"或"月下游戏"等具体事例,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加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