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综合多份安全教育资料整理的小学安全教育记录20篇,涵盖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应急避险等核心内容,供参考:
安全教育记录1:交通安全教育
时间:第一周
内容:
1. 强调上下学途中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2. 禁止未满12周岁学生骑自行车到校,建议家长接送或乘坐正规校车。
3. 认识交通标志,如红绿灯、禁止通行等,提升交通规则意识。
安全教育记录2:饮食卫生
时间:第二周
内容:
1. 不购买“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2. 养成饭前洗手习惯,预防肠道疾病。
3. 发现校园周边摊贩违规经营及时报告。
安全教育记录3:防校园欺凌
时间:第三周
内容:
1. 通过案例分析欺凌行为的危害,教育学生不参与、不隐瞒欺凌事件。
2. 学习应对方法: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不独自面对施暴者。
安全教育记录4:防震避险
时间:第四周
内容:
1. 室内避震:迅速抱头躲在课桌下或墙角,避开玻璃窗、吊灯等危险物。
2. 室外避震:远离建筑物、电线杆,蹲下保护头部,震后按疏散路线撤离。
安全教育记录5:防溺水教育
时间:第五周
内容:
1. 不私自到河边、水库玩耍,游泳需家长陪同。
2. 学习溺水自救方法:保持冷静、仰面漂浮呼救,不盲目施救。
安全教育记录6:消防安全演练
时间:第六周
内容:
1. 认识灭火器、消防栓的使用方法,模拟火灾逃生演练(湿毛巾捂口鼻、弯腰低姿撤离)。
2. 禁止携带打火机、火柴等易燃物品到校。
安全教育记录7:课间活动安全
时间:第七周
内容:
1. 禁止攀爬楼梯扶手、窗台,不玩危险游戏(如投掷硬物)。
2. 体育器材需在老师指导下使用,避免摔伤。
安全教育记录8:防触电与用电安全
时间:第八周
内容:
1. 湿手不触碰电源插座,发现电线裸露及时报告。
2. 家用电器使用后及时关闭,避免超负荷用电。
安全教育记录9:防骗与自我保护
时间:第九周
内容:
1. 不轻信陌生人,拒绝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跟随离开。
2. 熟记家长电话和报警电话110,遇险时冷静求助。
安全教育记录10:恶劣天气应对
时间:第十周
内容:
1. 雷雨天气避免在树下避雨,关闭家中电器。
2. 暴风雨天气减少外出,避开低洼积水区域。
安全教育记录11:防踩踏事件
时间:第十一周
内容:
1. 人群拥挤时保持冷静,顺人流方向移动,避免弯腰捡物。
2. 若摔倒,立即蜷缩成球状护住头部,大声呼救。
安全教育记录12:网络安全教育
时间:第十二周
内容:
1.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保护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份证号)。
2. 控制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安全教育记录13: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第十三周
内容:
1. 学习情绪管理,遇挫折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
2.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疏导技巧。
安全教育记录14:实验室安全
时间:第十四周
内容:
1. 化学实验需佩戴护目镜,按步骤操作,禁止私自混合试剂。
2. 实验后清理器材,妥善处理废液。
安全教育记录15:防一氧化碳中毒
时间:第十五周
内容:
1. 冬季使用煤炉取暖需保持通风,安装烟囱排除废气。
2. 发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立即开窗,转移至通风处。
安全教育记录16:应急疏散演练
时间:第十六周
内容:
1. 模拟地震、火灾等场景,按班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
2. 总结演练问题,如疏散速度、路线标识清晰度。
安全教育记录17:防中暑与急救
时间:第十七周
内容:
1. 高温天气多喝水,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2. 中暑急救五字诀:移(至阴凉处)、敷(冷毛巾降温)、促(散热)、浸(冷水)、擦(皮肤)。
安全教育记录18:防异物伤害
时间:第十八周
内容:
1. 禁止将小物件(如笔帽、纽扣)放入口鼻。
2. 异物入眼时勿揉搓,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安全教育记录19:节假日安全
时间:第十九周
内容:
1. 春节不燃放烟花爆竹,国庆旅游注意交通安全。
2. 寒假防滑冰溺水,暑假防蚊虫叮咬。
安全教育记录20:安全总结与承诺
时间:第二十周
内容:
1. 回顾全年安全知识,签署《安全承诺书》。
2. 评选“安全小卫士”,强化日常安全意识。
参考资料:
1. 周记录模板:交通安全、饮食卫生、课间活动安全。
2. 专题教育:防震、防溺水、消防演练。
3. 活动设计:主题班会、应急演练、家校联动。
4. 教学计划:分月重点安排(3月交通、5月防溺水等)。
备注:以上内容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建议结合“1530”安全教育模式(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5分钟、节假日30分钟安全提示)强化日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