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教案)

admin72025-03-01 06:23:07

以下是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结合多个优质资源整理,适用于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活动,涵盖不同主题和互动形式,帮助幼儿在语言表达、情感体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发展:

一、教案名称:《小兔乐乐》(故事理解与情感体验)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兔互助的快乐情感。

2. 能用完整句子表达对故事角色的看法(如“乐乐帮助了谁?”“菲菲做了什么?”)。

3. 体验帮助他人的成就感,激发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 绘本《小兔乐乐》、PPT课件、角色头饰(小兔、萝卜、乌云等)。
  • 场景道具:模拟森林、大萝卜模型。
  •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出示大萝卜模型,提问“哪个小动物最爱吃萝卜?”引发兴趣。

    2. 故事讲述:结合PPT分页讲述,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兔拔萝卜的困难及与同伴分享的情节。

    3.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扮演小兔、菲菲等角色,模拟“拔萝卜”和“躲雨”场景,体验合作乐趣。

    4. 情感迁移:提问“如果你是小兔,会怎么做?”鼓励幼儿联系实际生活表达互助行为。

    设计亮点

  • 游戏化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增强代入感,帮助幼儿理解“分享”与“互助”的意义。
  • 问题链引导:用递进式提问(如“乐乐为什么哭?”“菲菲怎么帮忙?”)深化故事理解。
  • 二、教案名称:《我的情绪小怪兽》(情绪认知与表达)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认识快乐、生气、害怕等基本情绪,通过颜色与情绪建立联系。

    2. 学会用“我感到……因为……”句式表达情绪。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教案)

    3. 尝试整理情绪,培养自我调节意识。

    活动准备

  • 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彩绪瓶(贴有表情卡片)、水彩笔、画纸。
  • 活动过程

    1. 绘本导入:展示混乱的“情绪小怪兽”画面,提问“小怪兽为什么心情乱?”

    2. 情绪分类: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卡片(黄色-快乐、红色-生气等)放入对应瓶子,讨论颜色与情绪的关系。

    3. 绘画表达:幼儿绘制自己的“情绪小怪兽”,用颜色表现当天心情,并分享原因。

    4.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场景(如“玩具被抢了”“收到礼物”),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演应对方式。

    设计亮点

  • 多感官体验:结合视觉(颜色)、触觉(操作瓶子)、语言表达,全方位感知情绪。
  • 生活化延伸:引导幼儿观察日常情绪变化,学会用语言替代哭闹表达需求。
  • 三、教案名称:《学说普通话》(语言规范与表达)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感受普通话的韵律美,纠正方言发音(如平翘舌音)。

    2. 学习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能在情境中正确使用。

    3. 培养自信表达的习惯,鼓励完整句表述。

    活动准备

  • 方言与普通话对比录音、礼貌用语卡片、儿歌《我会说普通话》音频。
  • 活动过程

    1. 对比聆听:播放方言和普通话的问候录音,讨论“哪种话更清楚?”

    2. 儿歌学唱:通过儿歌跟读练习发音,重点纠正“四”“十”等易错字。

    3. 情景演练:设置“借玩具”“打招呼”等场景,幼儿用普通话对话并搭配动作(如鞠躬、握手)。

    4. 纠音游戏:教师模仿错误发音,幼儿充当“小老师”纠正,增强互动趣味。

    设计亮点

  • 文化认同:结合地域特点,帮助农村幼儿过渡到普通话环境。
  • 正向激励:通过“小老师”角色增强幼儿参与感与自信心。
  • 四、教案名称:《借你一把伞》(语言创编与想象力培养)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观察画面细节,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 创编动物角色对话(如“蚂蚁的伞为什么是树叶?”)。

    3. 理解“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道理。

    活动准备

  • 故事PPT、动物卡片(蚂蚁、青蛙、兔子等)、实物伞、树叶、蘑菇等道具。
  • 活动过程

    1. 悬念导入:出示雨伞和哭泣的娜娜图片,提问“谁需要帮助?”

    2. 分组讨论:幼儿根据动物特征(如蚂蚁小、兔子跳得高)匹配合适“伞”(树叶、蘑菇等)。

    3. 故事续编:教师讲述前半段,幼儿续编“其他动物如何借伞给娜娜”。

    4. 哲理渗透:对比“强强的大红伞”与动物们的伞,讨论“为什么大红伞更适合娜娜?”

    设计亮点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教案)

  • 思维拓展:通过开放性问题(“如果是大象,需要什么伞?”)激发想象力。
  • 价值观引导:渗透“尊重差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社会性教育。
  • 五、教案推荐理由

    1. 符合年龄特点: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案中大量运用实物道具、角色扮演和色彩刺激,符合认知规律。

    2. 互动性强:通过游戏、讨论、表演等形式,避免单向灌输,提升参与度。

    3. 领域融合:语言活动融入社会情感(情绪管理)、科学(动物特征)、艺术(绘画)等多领域目标。

    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兴趣选择主题,并灵活调整活动时长(建议单课时20-25分钟)。公开课需注意教态亲切、语言抑扬顿挫,适时通过肢体动作(如蹲下与幼儿平视)增强亲和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