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结合多个优质资源整理,适用于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活动,涵盖不同主题和互动形式,帮助幼儿在语言表达、情感体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发展:
一、教案名称:《小兔乐乐》(故事理解与情感体验)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兔互助的快乐情感。
2. 能用完整句子表达对故事角色的看法(如“乐乐帮助了谁?”“菲菲做了什么?”)。
3. 体验帮助他人的成就感,激发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出示大萝卜模型,提问“哪个小动物最爱吃萝卜?”引发兴趣。
2. 故事讲述:结合PPT分页讲述,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兔拔萝卜的困难及与同伴分享的情节。
3.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扮演小兔、菲菲等角色,模拟“拔萝卜”和“躲雨”场景,体验合作乐趣。
4. 情感迁移:提问“如果你是小兔,会怎么做?”鼓励幼儿联系实际生活表达互助行为。
设计亮点:
二、教案名称:《我的情绪小怪兽》(情绪认知与表达)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认识快乐、生气、害怕等基本情绪,通过颜色与情绪建立联系。
2. 学会用“我感到……因为……”句式表达情绪。
3. 尝试整理情绪,培养自我调节意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绘本导入:展示混乱的“情绪小怪兽”画面,提问“小怪兽为什么心情乱?”
2. 情绪分类: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卡片(黄色-快乐、红色-生气等)放入对应瓶子,讨论颜色与情绪的关系。
3. 绘画表达:幼儿绘制自己的“情绪小怪兽”,用颜色表现当天心情,并分享原因。
4.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场景(如“玩具被抢了”“收到礼物”),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演应对方式。
设计亮点:
三、教案名称:《学说普通话》(语言规范与表达)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感受普通话的韵律美,纠正方言发音(如平翘舌音)。
2. 学习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能在情境中正确使用。
3. 培养自信表达的习惯,鼓励完整句表述。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对比聆听:播放方言和普通话的问候录音,讨论“哪种话更清楚?”
2. 儿歌学唱:通过儿歌跟读练习发音,重点纠正“四”“十”等易错字。
3. 情景演练:设置“借玩具”“打招呼”等场景,幼儿用普通话对话并搭配动作(如鞠躬、握手)。
4. 纠音游戏:教师模仿错误发音,幼儿充当“小老师”纠正,增强互动趣味。
设计亮点:
四、教案名称:《借你一把伞》(语言创编与想象力培养)
来源参考:
活动目标:
1. 观察画面细节,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 创编动物角色对话(如“蚂蚁的伞为什么是树叶?”)。
3. 理解“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道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悬念导入:出示雨伞和哭泣的娜娜图片,提问“谁需要帮助?”
2. 分组讨论:幼儿根据动物特征(如蚂蚁小、兔子跳得高)匹配合适“伞”(树叶、蘑菇等)。
3. 故事续编:教师讲述前半段,幼儿续编“其他动物如何借伞给娜娜”。
4. 哲理渗透:对比“强强的大红伞”与动物们的伞,讨论“为什么大红伞更适合娜娜?”
设计亮点:
五、教案推荐理由
1. 符合年龄特点: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案中大量运用实物道具、角色扮演和色彩刺激,符合认知规律。
2. 互动性强:通过游戏、讨论、表演等形式,避免单向灌输,提升参与度。
3. 领域融合:语言活动融入社会情感(情绪管理)、科学(动物特征)、艺术(绘画)等多领域目标。
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兴趣选择主题,并灵活调整活动时长(建议单课时20-25分钟)。公开课需注意教态亲切、语言抑扬顿挫,适时通过肢体动作(如蹲下与幼儿平视)增强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