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
《时光》一文通过对比米饭与美酒的转化过程,探讨时间对人生的双重作用,并引申出内心的选择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原文如下:
> 《时光》
>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气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了。第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
> 是什么原因,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
> 是时间。
> 可是,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女儿,他们就会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了,这些酒就成为了嫁女儿婚礼上的佳酿。它有一个美丽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儿红。
> 是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
> 也是时间。
> 到底,时间是善良,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令把原来的数值倍增而已。开始变坏的米,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变得更腐臭。而开始变醇的美酒,每一分钟,都在继续增加的芬芳。
> 在人世间,我们也曾看到过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不免越陷越深,终于变得满脸风尘,面目可憎。但是相反的,时间却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眼神,成熟的风采,智慧的神韵添加在那些追求善良的人身上。
> 同样是煮熟的米,坏饭与美酒的差别在哪里呢?就在那一点点酒曲。
> 同样是父母所生的,谁堕落如禽兽,而谁又能提升成完美的人呢?是内心深处,仅仅环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 时间怎样对待你我呢?这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了。
> ——摘自网页
二、席慕容散文《岁月》原文
《岁月》以友人重逢为引,揭示岁月对容貌与心灵的塑造,并鼓励保持内心的喜悦与纯真。原文如下:
> 《岁月》
> 好多年没有见面的朋友,再见面时,觉得他们都有一点不同了。
> 有人有了一双悲伤的眼睛,有人有了冷静的嘴角,有人是一脸的喜悦,有人却是一脸的风霜,好像十几年没能与我的朋友们共度的沧桑,都隐隐约约地写在他们的脸上了。
> 原来岁月并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却转过来躲在我们的心里,然后再慢慢地来改变我们的容貌。
> 年轻的你,无论将来会碰到什么挫折,请务必要保持一颗喜悦的心。这样,当十几年后,我们再相遇,我们才能很容易地从人群中把你辨认出来。
> ——摘自网页
三、作品赏析与背景
1. 《时光》的哲理内核
2. 《岁月》的情感共鸣
3. 创作背景与风格
四、扩展阅读
若需进一步了解席慕容的创作脉络,可参考:
回忆录《我给记忆命名》,回溯故乡与创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