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2021年“思政大课第三课”的观后感分析及综合心得,结合“四史”学习主题与改革开放史的教育意义,供参考:
一、课程背景与核心内容
2021年5月15日,全国大学生共同学习了“同上改革开放史思政大课”第三课。该课程由教育部与人民网联合举办,以改革开放史为主线,结合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即“四史”),旨在通过历史脉络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领导下的国家发展逻辑。课程从三个方面展开:
1.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如经济腾飞(GDP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高铁、网购、航天技术等)、民生改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2. 理论与实践创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创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
3. 历史启示与青年责任: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核心,新时代青年需肩负民族复兴使命。
二、学习感悟与思想升华
1. 改革开放: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
2. 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定海神针”
3. 青年使命:以创新精神接续奋斗
三、个人反思与行动方向
1. 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习“四史”,深刻理解“中国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2. 提升创新能力:在专业领域(如医学、工程、教育等)中践行“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例如参与科研攻关或社会实践项目。
3. 强化责任意识:从抗疫志愿者经历到日常社区服务,以“小我”之力践行“大我”担当,传承“人民至上”的初心。
四、
2021年思政大课第三课不仅是一堂历史教育课,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青年一代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正如课程所强调的:“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手中,唯有以奋斗为舟、以创新为帆,方能驶向民族复兴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