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怯曾像一团乌云笼罩着我。课堂上,我总在举手前退缩;独自在家时,连开关门都心跳如雷。直到那场演讲比赛,我才明白:战胜自己,才能让生命绽放光彩。
一、阴影中的挣扎:胆怯如影随形
记忆中的我,总在聚光灯下退缩。五年级时,老师推荐我参加市里的英语演讲比赛,我却躲在教室角落,手心沁满冷汗。同学的起哄声像针尖般刺耳:“连回答问题都结巴,上台肯定出丑!”那晚,我蜷缩在被子里,仿佛看到自己在台上语无伦次,观众席爆发出刺耳的笑声。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将树影投射成张牙舞爪的怪兽,我甚至能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二、破茧的契机:一次意外的鼓励
转机出现在赛前辅导。当我第7次念错演讲稿时,指导老师没有责备,而是递给我一本《我再也不怕上台了》。书中的熊妹妹与我惊人相似——她连课堂朗读都会发抖,却在社区故事会上用颤抖却坚定的声音赢得掌声。老师轻拍我的肩:“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带着恐惧前行。”这句话如春雨润泽心田,让我想起母亲常说:黑夜里的爬山虎,正是迎着冷风才攀上高墙。
三、蜕变的历程:暗夜里的星光
备赛的28天,我把自己变成追逐晨曦的朝圣者。清晨5点的镜前,我对着牙膏杯模拟观众;午休时躲在体育馆后台,将回声当作喝彩。最难忘的是暴雨夜,当雷电劈开天际,我裹着毛毯站在阳台,把雨点击打防盗窗的声响当作倒计时,声嘶力竭地练习开场白。演讲稿的边角已被汗水浸皱,但那些曾被怯懦掐灭的词句,正从颤抖的唇齿间迸出星火。
四、展翅的时刻:舞台上的新生
决赛日,聚光灯比想象中更灼热。迈上台阶的瞬间,评委席化作模糊的光影,喉咙像被塞进棉花。这时,前排突然亮起荧光手环——是班主任带着全班连夜制作的应援牌,跳动着“你是最棒的!”的字样。深吸气时,我闻到空气中飘散的橙花香,那是妈妈悄悄别在我衣襟上的香囊。当第一个英文单词冲破寂静,我仿佛看见书中的熊妹妹在云端微笑。
五、永恒的馈赠:生命从此不同
雷鸣般的掌声中,我捧着二等奖证书恍如梦中。那些曾令我恐惧的注视,此刻化作温暖的潮水。如今,我常在校园广播站播报新闻,在国旗下讲述红色故事。每当新生问我如何克服紧张,总会想起雪莱的诗句:“若过分爱惜羽毛,便永不能翱翔。”原来,生命最美的姿态,正是在跌撞中舒展羽翼的过程。
这场与胆怯的博弈,让我懂得:真正的成长不是消灭恐惧,而是学会与恐惧共舞。当我们敢于直面内心的怯懦,那些曾被视作天堑的难关,终将成为托举梦想的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