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辍保学工作总结(控辍保学开展情况汇报)

admin82025-03-15 03:19:08

一、工作机制与责任落实

1. 强化组织领导

  • 成立“双线四级”责任体系(线:县、镇、村、组;教育线:教育局、学校、班主任、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片、教师包户制度。
  •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协同推进,确保辍学学生“发现-劝返-安置-跟踪”全流程闭环管理。
  • 2. 健全常态化报告机制

  • 落实教育部“一月一报、一季一核、半年一调研、一年一评估”要求,学校每月汇总缺勤学生情况,县区季度复核,地市学期调研,省级年度评估。
  • 依托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动态更新辍学台账,实现“人籍一致”和动态清零。
  • 二、关键措施与实施成效

    1. 精准排查与动态监测

  • 开展“四查三比对”(查户籍、学籍、在校生、脱贫户;比对适龄失学、辍学、脱贫户辍学数据)和“铁脚板摸排”,建立适龄儿童、疑似辍学、辍学学生三本台账,确保底数清、去向明。
  • 2025年春季学期排查中,某县通过比对发现并劝返辍学学生12人,辍学率降至0.03%以下。
  • 2. 依法控辍与宣传教育

  • 利用“控辍保学宣传月”,通过家长会、普法课堂、案例警示等方式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悬挂标语100余条
  • 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监护人发放《限期复学通知书》,联合司法部门开展行政处罚案例3起,形成震慑效应。
  • 3. 教改提质与兴趣留人

  • 推进“普职融合”教育,开设农业技术、非遗传承等特色课程,建立兴趣社团和“梦想中心”项目,吸引厌学学生返校。
  • 某校通过“课后辅导+心理干预”模式,转化学困生45人,复学巩固率达98%
  • 4. 关爱帮扶与扶贫助学

  • 实施“送教上门”服务,为残疾儿童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2025年累计送教2000余课时,覆盖120名学生
  • 发放“两免一补”资金350万元,动员社会力量成立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800余人,确保“零因贫辍学”。
  •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控辍保学工作总结(控辍保学开展情况汇报)

    1. 主要挑战

  • 思想观念滞后:部分家长受“读书无用论”影响,放任子女辍学务工。
  • 企业违规用工:个别企业非法雇佣未成年人,导致初中生辍学率反弹。
  • 流动学生管理难:随迁子女转学频繁,存在“人籍分离”风险。
  • 2. 下一步计划

  • 深化联合执法: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严查企业雇佣童工,落实“黑名单”制度。
  • 优化教育生态:推广“双师课堂”和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农村学校吸引力。
  • 完善考核机制:将控辍保学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压实乡镇、村委主体责任。
  • 四、典型经验与创新亮点

  • “代理妈妈”帮扶机制:某镇组织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关怀,减少隐性辍学。
  • 数字化赋能:利用AI学情分析系统预警辍学风险,提前介入干预。
  • 社区共治模式:动员退休教师、乡贤参与劝返,形成“家校社”协同网络。
  • 数据来源与政策依据:教育部《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机制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的通知》,以及地方实践案例。

    控辍保学工作总结(控辍保学开展情况汇报)

    总结:通过“精准施策、依法管理、关爱帮扶、教改提质”四轮驱动,2025年控辍保学工作实现动态清零目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教育保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