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线消毒在放射科的应用依据
1. 空气及环境消毒要求
放射科每日需对检查室、操作间等区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尤其是在无人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或配合空气消毒机,确保环境安全。例如,每日紫外线照射时长应≥30分钟,并记录累积使用时间,灯管需每周用75%酒精擦拭清洁。
2. 物体表面消毒
紫外线消毒也适用于部分设备表面(如X线机外层)的终末消毒,尤其在接触传染病患者后,需使用75%乙醇擦拭接触部位。诊疗区域的台面、仪器等每日需清洁,必要时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3. 感染控制规范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放射科需通过紫外线消毒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尤其是对空气和难以物理清洁的区域。
二、紫外线消毒的具体操作规范
1. 设备选择与监测
2. 操作流程
3. 安全注意事项
三、其他配套消毒措施
除了紫外线消毒,放射科还需结合以下措施:
1. 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2. 医疗废物管理:分类处理感染性废物,由专职人员回收并登记。
3. 防护用品消毒:可复用的铅衣、防护眼镜等需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送供应室灭菌。
紫外线消毒是放射科感染控制的核心环节,主要用于空气净化和部分物体表面终末处理,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并记录执行情况。需结合手卫生、环境清洁和医疗废物管理等多重措施,确保诊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