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份教师师德师风自我总结的参考框架,结合了多个要求中的核心内容与结构,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教师师德师风自我总结
一、思想与政治素养
1. 坚定教育信仰
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目标。通过系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强化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明确师德红线。
例: 在政治学习中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2. 提升道德修养
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践行“爱岗敬业、诚信立教”的职业准则,坚守教育初心,抵制功利化倾向。通过参与师德专题培训、警示教育案例剖析,不断反思自身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树立廉洁从教的底线意识。
二、教育教学实践
1.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尤其重视后进生和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与学业帮扶。通过建立“谈心记录本”和“成长档案”,动态跟踪学生发展,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
例: 针对学困生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对一”补差,帮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
2. 创新教学方法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在线互动平台),提升课堂趣味性和实效性。定期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协作开发校本课程,推动教学资源共享。
三、师生关系与家校共育
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践行“身教重于言传”,注重言行一致性,以真诚、耐心赢得学生信任。通过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形式,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及时解决其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
例: 设立“心灵信箱”,匿名收集学生问题并定期回复,累计解决心理困扰20余例。
2. 强化家校沟通
定期开展家访、家长会,利用班级微信群、家校联系册等渠道,主动向家长反馈学生成长动态,引导家长科学参与教育。针对家庭教育难题(如手机管理、青春期沟通),提供专业建议,形成教育合力。
四、自我提升与团队协作
1. 终身学习,精进专业
坚持阅读教育专著(如《教师礼仪》《爱的教育》),参与线上线下培训,更新教育理念。2023年度累计完成30学时继续教育,撰写教学反思日志12篇,发表学科论文1篇。
2. 协同发展,共建师德
在教研组内主动分享教学经验,协助新教师成长;参与学校“青蓝工程”,与青年教师结对,通过听课评课、教案共研提升团队整体水平。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 不足反思
2. 未来计划
总结
师德师风建设是终身课题。未来将以“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为目标,坚守教育初心,以爱育人、以德化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注:以上内容需结合个人实际经历补充具体案例和数据,使总结更具真实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