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整体趋势:止跌回稳,政策效应显现

1. 市场回暖迹象
2025年房地产市场在经历2024年的深度调整后,呈现阶段性止跌回稳趋势。核心城市(如上海、北京)新房销售规模同比降幅收窄,四季度政策“组合拳”推动量价修复,部分城市房价环比微涨(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例如上海2025年一季度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51%,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5%。
2. 销售与库存压力分化
尽管市场回暖,但全国整体销售数据仍低于往年水平。2024年1-11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住宅销售额降幅达25.6%。库存方面,三四线城市因人口流出和需求疲软,去化压力较大;而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凭借人口流入和经济活力,库存压力相对可控。
二、区域分化:核心城市韧性凸显,低能级城市承压
1. 一线城市新房稳中微涨,二手房降温
新房市场: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微涨0.1%-0.4%,政策支持与改善型需求释放是主因。
二手房市场: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1%,部分区域议价空间收窄,但高端房源成交活跃(如上海核心城区挂牌价上调2%-5%)。
2. 二线及以下城市调整持续
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二手房降幅扩大至0.4%;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供需矛盾突出,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
三、政策环境:宽松调控与供给侧改革并行
1. 需求端政策持续宽松
中央及地方通过“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政策组合拳(如降首付、降利率、取消限购限售等)释放需求。例如,杭州取消限购后二手房咨询量激增。
公积金政策优化(如降低利率、扩大使用范围)和购房补贴(如武汉购房券)进一步激活刚需。
2. 供给侧改革与新模式的构建
土地市场:高能级城市核心地块溢价率创新高,低密化、小体量供地趋势明显,同时专项债收储存量土地加速去库存。
现房销售与“好房子”建设:现房销售占比升至26.5%,政策推动住房品质升级(如层高不低于3米),试点智能家居和绿色建筑。
四、供需关系与结构性调整
1. 需求结构变化
改善型需求成为主流,一线城市大面积户型供应增加,二胎/三胎家庭需求推动产品迭代。
城中村改造释放置换需求,货币化安置带动新房销售,预计2025年带动核心城市交易量提升。
2. 供应端优化
房企加速分化:大型国企主导市场(如华润置地),中小房企通过差异化策略竞争;地方城投平台收储存量商品房优化库存结构。
保障房建设加速,全国65城已报送2025年保障房计划,缓解低收入群体住房压力。
五、金融支持与风险防控
1. 融资协调机制扩围
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覆盖超6万亿元贷款,保交楼专项贷款封闭管理降低烂尾风险。
房企债务重组推进,部分企业通过展期和资产盘活缓解流动性压力。
2. 专项债与REITs创新工具
4.4万亿元专项债支持土地收储和存量商品房收购,地方通过资本运作盘活存量资产。
商业地产REITs试点扩围,吸引长期资金进入。
六、未来展望:分化延续,高质量发展转型
1. 短期趋势
核心城市房价有望企稳,三四线城市仍需政策加码刺激需求。
二季度传统旺季或带动成交量回升,但全年预计呈现“前高后稳”态势。
2. 长期转型方向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聚焦“人房地钱”要素联动,以现房销售、智慧社区、绿色建筑等提升行业附加值。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