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古诗20首、春天竹的诗句

admin92025-03-27 02:33:13

1. 《春夜喜雨》

  • 杜甫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绘春雨润物无声的温柔,展现春的生机。

    2.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以动态画面呈现早春鸟类的活力。

    春天的古诗20首、春天竹的诗句

    3. 《春日》

  • 朱熹
  • “万紫千红总是春”以色彩对比概括春日的绚烂。

    4.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 “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拟人化春风,成为炼字典范。

    5. 《咏柳》

  • 贺知章
  • “二月春风似剪刀”以巧喻赋予春风灵动的创造力。

    6. 《天净沙·春》

  • 白朴
  •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勾勒出江南春景的恬淡与诗意。

    7.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春江潮水连海平”以宏大意象融合春夜、江月与人生哲思。

    8. 《鸟鸣涧》

  • 王维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空山鸟鸣凸显春夜的静谧。

    9. 《江南春》

  • 杜牧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古寺烟雨烘托春的朦胧美。

    10. 《村居》

  • 高鼎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展现春日田园的童趣。

    11. 《游园不值》

  • 叶绍翁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红杏出墙象征春的不可阻挡。

    1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以细腻笔触捕捉早春草色的若隐若现。

    春天的古诗20首、春天竹的诗句

    13. 《春雪》

  • 韩愈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赋予白雪拟人化的春意。

    14. 《绝句》

  • 杜甫(江碧鸟逾白)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借春景抒发羁旅之思。

    15. 《忆江南》

  • 白居易
  • “日出江花红胜火”以火喻花,展现江南春色的浓烈。

    16. 《定风波》

  • 苏轼
  • “料峭春风吹酒醒”将春寒与人生豁达结合,意境超然。

    17. 《临安春雨初霁》

  • 陆游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雨声与杏花交织春的寂寥与希望。

    18. 《春望》

  • 杜甫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花鸟反衬战乱中的春愁。

    19.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野草喻生命力的顽强。

    20. 《蝶恋花·春景》

  • 苏轼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借春景抒发人生聚散的感慨。

    二、关于春天竹子的诗句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与桃花相映,鸭群戏水感知春意,展现早春的生机。

    2.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裴说《春日山中竹》)

    春山中的翠竹如龙形盘踞,峭拔之姿与山色争春。

    3.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板桥《新竹》)

    新竹破土而出,老竹扶持其成长,象征生命传承的春意。

    4.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刘孝先《竹》)

    野竹高耸入云,春日的空旷中彰显孤傲清雅。

    5.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嫩笋与翠叶在春风中舒展,充满向上的生命力。

    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月下竹影如水中藻荇,春夜静谧中透出清幽。

    7.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新竹初生,半裹笋壳,春日的萌发之态跃然纸上。

    8.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虽言“新秋”,但竹与松的清新亦可映射春日之景。

    说明:以上诗句中,竹常与桃花、春水、新笋等意象结合,既体现春日的生机,又暗含文人雅士的高洁志趣。如需更完整赏析,可参考原文出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