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自制火山喷发
材料:小苏打、白醋、洗洁精、红素、塑料瓶、黏土或纸杯
实验过程:
1. 用黏土或纸杯在塑料瓶周围堆成“火山”形状,瓶口作为“火山口”。
2. 往瓶中倒入两勺小苏打,滴入几滴红素模拟岩浆。
3. 加入少量洗洁精,增强泡沫效果。
4. 最后倒入白醋,瞬间瓶口喷出红色泡沫,“火山”爆发啦!
科学原理:小苏打(碱性)和白醋(酸性)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膨胀将泡沫推出瓶口,模拟火山喷发。
作文片段:
> 周末,我和妈妈做了一个“火山喷发”的实验。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苏打和红颜料倒进“火山口”,又滴了几滴洗洁精。当白醋倒进去时,我的心怦怦直跳。突然,“轰”的一声,红色泡沫像岩浆一样喷涌而出!我激动地跳起来:“妈妈快看,火山爆发了!”原来,小苏打和醋会产生气体,把泡沫推出来。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科学的神奇,也让我更爱探索了!
实验二:会“游泳”的葡萄干
材料:雪碧、葡萄干、透明玻璃杯
实验过程:
1. 将雪碧倒入玻璃杯,静置到气泡减少。
2. 放入几颗葡萄干,观察它们上下浮沉。
3. 几分钟后,葡萄干表面附着气泡,像在“游泳”。
科学原理:雪碧中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葡萄干表面,增大了浮力使其上浮;到水面后气泡破裂,葡萄干又下沉。
作文片段:
> 今天,老师带我们做了“会游泳的葡萄干”实验。当我把葡萄干丢进雪碧时,它们懒洋洋地沉到杯底。可过了一会儿,葡萄干突然动了起来!有的像小鱼一样蹦蹦跳跳,有的像潜水艇慢慢上升。老师说,这是因为雪碧里的气泡托着葡萄干浮上来,气泡破了它们又沉下去。看着葡萄干“跳舞”,我忍不住拍手叫好。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写作技巧
1. 结构清晰:开头引出实验,中间按步骤描写,结尾总结收获。
2. 生动语言:用比喻(如“像小鱼”“像岩浆”)和拟声词(如“轰”“怦怦跳”)增加趣味性。
3. 科学原理:用简单语言解释现象,例如“气体让泡沫喷出”“气泡托起葡萄干”。
这些实验材料易得、操作安全,适合家庭或课堂实践。通过观察和记录,孩子不仅能提升写作能力,还能培养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