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李白庐山瀑布的诗句

admin82025-03-25 03:18:00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山水诗的经典之作,以浪漫主义笔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奇景。以下是全诗内容及赏析:

诗句原文

望庐山瀑布—李白庐山瀑布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自《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诗句解析

1.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因形似香炉且云雾缭绕而得名。
  • 紫烟:阳光穿透云雾时形成的紫色烟霞,为瀑布营造了神秘而壮美的背景。
  • 这一句通过“生”字赋予烟霞动态感,将自然景象拟人化,展现了香炉峰的缥缈意境。
  • 2. 遥看瀑布挂前川

  • :以静写动,将飞泻的瀑布凝练为悬挂于山川之间的白练,凸显其高远之势。
  • “遥看”呼应诗题中的“望”字,点明视角为远观,突出瀑布的整体形态。
  • 3. 飞流直下三千尺

  • 飞流:形容水流急速奔腾的动态;直下:强调山崖的陡峭与水势的垂直坠落。
  • 三千尺:夸张手法,虚指瀑布的高度,极言其雄伟。
  • 4. 疑是银河落九天

  • 银河:将瀑布比作天上的银河,赋予其神话色彩;九天:古人认为天的最高层。
  • 这一比喻突破现实想象,将自然景观升华至宇宙奇观,体现了李白“诗仙”的浪漫主义风格。
  • 创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初游庐山时所作。
  • 当时李白尚未经历仕途挫折,诗中充满对自然的热爱与少年意气,通过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叹。
  • 艺术特色

    1. 虚实结合

  • 前两句以“紫烟”“挂川”勾勒远景的朦胧美,后两句以“飞流”“银河”展现近景的磅礴气势,形成由静到动的视觉张力。
  • 2. 夸张与想象

    望庐山瀑布—李白庐山瀑布的诗句

  • 用“三千尺”的夸张和“银河落九天”的奇幻联想,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赋予瀑布超现实的震撼力。
  • 3. 语言凝练

  • 全诗仅28字,却通过精准的动词(如“生”“挂”)和比喻,将瀑布的形、势、神刻画得淋漓尽致。
  • 后世评价

  • 苏轼赞此诗“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认为其将瀑布的壮美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 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成为千古名句,奠定了李白在山水诗中的独特地位。
  •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白的其他作品或创作背景,可参考相关文献及赏析资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