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4观后感 榜样读后感

admin122025-03-06 20:43:47

《榜样4》作为一部聚焦员先进事迹的专题节目,通过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等榜样的真实故事,深刻诠释了人的初心与担当。以下结合节目内容与多方观后感悟,从不同维度总结其精神内核与启示:

一、初心与信仰:坚守使命的永恒灯塔

1. 张富清:深藏功名的“本色英雄”

张富清在战争年代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却选择隐姓埋名扎根贫困山区,用一生践行“党的干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誓言。他的故事展现了人“功成不必在我”的淡泊与忠诚,正如他所说:“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

2. 李连成:以“吃亏”换群众幸福的村支书

榜样4观后感 榜样读后感

李连成秉持“当干部就要能吃亏”的信念,主动让出自家大棚、搬入臭水坑居住,带领西辛庄村从盐碱地蜕变为“全国文明村”。他的“吃亏哲学”成为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行动标杆。

二、担当与奉献:平凡岗位的非凡坚守

1. 黄文秀:用生命书写扶贫答卷

黄文秀放弃城市优渥生活,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在暴雨中逆行时不幸牺牲。她的日记写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其事迹激励青年一代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

2. 唐真亚与李萌:基层服务的“孤勇者”

邮递员唐真亚划船送信20年,将“水上邮路”变为“爱心邮路”;环卫工李萌选择“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他们用平凡工作诠释“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三、传承与行动:榜样的时代回响

1. 精神传承:从“仰望”到“践行”

节目通过“初心台”重读入党誓词等形式,强化了榜样精神的仪式感。大学生观后感中提到:“榜样不仅是标杆,更是内心深处的一汪甘泉”,激励青年将个人奋斗与家国情怀结合。

2. 实践启示:立足岗位的“小我”与“大我”

如网页33所述,党员干部需以榜样为镜,做到“甘于从一而终”“勇于舍生取义”。无论是科研攻关还是社区服务,皆需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担当使命。

四、反思与共鸣:榜样的多维意义

榜样4观后感 榜样读后感

  • 价值观重塑:在物质至上的当下,榜样事迹提醒人们“奉献”与“利他”仍是社会核心价值。
  • 方法论启示:李连成的“吃亏学”、黄文秀的“泥土情怀”等,为基层治理和群众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 《榜样4》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它告诉我们:伟大源自平凡,信仰铸就永恒。正如节目中所言:“榜样是春天的一粒种子,终将开出最美的花。” 我们当以榜样为镜,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各自领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