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为传统祭扫与踏青出行的重要节点,需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涵盖防火、交通、祭扫规范等多个方面,结合最新政策与安全提示整理如下:
一、消防安全与森林防火
1. 文明祭扫,减少火源
倡导使用鲜花、电子香烛、网络祭扫等无烟方式,避免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火灾隐患。
若需焚烧祭品,应选择指定区域,提前清理周围杂草,远离林木、燃气管道、车辆等易燃物,并备好水桶或灭火器,确保火源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2. 林区与墓区管理
进入森林草原防火区需遵守禁火规定,严禁携带火种或吸烟,发现违规用火可举报。
公墓管理方应加强巡查,设置防火设施,及时清理林下可燃物。
二、交通安全与出行规划
1. 错峰出行,避开拥堵
清明假期(4月4日-6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预计4月4日8:00-10:30、4月6日17:00-20:00为高峰时段,建议错峰出行。
自驾时提前规划路线,避开易堵收费站(如连霍高速商丘站、宁陵站等)。
2. 行车安全规范
杜绝酒驾、超速、疲劳驾驶,乘车系好安全带,避免分心驾驶。
车辆故障或事故后,立即设置警示标志,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报警。
三、个人与财产安全
1. 防诈骗与财物保管
警惕网络、冒充客服等电信诈骗,不轻信陌生链接或透露个人信息。
外出时看管好随身物品,避免携带大量现金,贵重物品妥善存放。
2. 居家与宿舍安全
离校或离家前关闭电源、燃气,清理阳台楼道可燃物,电动车禁止室内充电。
留校学生遵守宿舍规定,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私自留宿他人。
四、健康与公共卫生
1. 预防传染病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就医。
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避免食用变质或未熟食物。
2. 防溺水与户外安全

不私自到危险水域游泳,参与水上活动需做好防护,遇溺水事件应报警求助。
踏青时遵守景区安全提示,不攀爬未开放区域或危险山体。
五、文明祭扫与社会责任

低碳环保:采用植树、系丝带等绿色方式寄托哀思,减少焚烧污染。
公共秩序:服从墓区管理,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避免拥挤踩踏。
责任意识:若因祭扫引发火灾需承担法律责任,切勿心存侥幸。
特别提示
应急处理:遇火灾拨打119,森林火情联系当地林草部门;交通事故拨打122(高速12122)。
政策支持:多地开通清明公交专线(如襄阳3条免费线路),建议优先公共交通。
以上事项需个人、家庭及社会多方协同,共同营造平安文明的清明氛围。具体政策与区域要求可参考当地民政、交管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