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蚊趣事】
夏天的夜晚,最让我头疼的就是蚊子。那天晚上,我刚躺下,耳边就传来“嗡嗡”声,像一架微型战斗机在挑衅。我猛地开灯,发现一只蚊子正停在墙上。我蹑手蹑脚地靠近,举起电蚊拍,可它“嗖”一下飞走了!我气呼呼地翻箱倒柜,终于在窗帘后找到了它的踪迹。这次我学聪明了,屏住呼吸,瞄准蚊子,用力一拍——“啪!”蚊子终于被消灭了!虽然折腾得满头大汗,但胜利的喜悦让我笑出了声。原来,耐心和观察才是对付“敌人”的法宝!
【棉花糖的甜味记忆】
周末,妈妈带我去老街买棉花糖。摊主叔叔的手像魔术师一样,轻轻一转,粉色的糖丝就绕成了一朵云。我接过棉花糖,舔了一口,甜味从舌尖蔓延到心里,仿佛整个人都飘在云端。我舍不得大口吃,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糖丝粘在脸上,逗得妈妈直笑。突然,一阵风吹来,棉花糖“呼”地散开了,我急得差点哭出来。妈妈却说:“你看,风也馋了!”我们笑作一团。这甜甜的回忆,像万花筒里的彩色碎片,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爸爸的“厨神”翻车记】
爸爸难得下厨,说要给我做红烧肉。可他一开火,锅里就冒出一股焦糊味。原来,他忘了加水,肉直接粘在锅底了!妈妈冲进厨房,发现锅底被烧穿了,哭笑不得地说:“你这是‘红烧铁锅’吧?”爸爸挠着头,尴尬得像做错事的孩子。我们全家一起动手,用平底锅重新做了一顿大餐。虽然过程曲折,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比任何美食都珍贵。
【助人的温暖】
去年旅行时,我发现酒店服务员阿姨悄悄留了一张纸条:“小朋友,我给你准备了小拖鞋,祝你旅途愉快!”字迹工整,旁边还画了一颗爱心。那一刻,我感动得鼻子发酸。原来,陌生人的关怀就像万花筒里的光,看似微小,却能照亮整个世界。回家后,我也学着帮助同学整理书包,传递这份温暖。
【拔胡子大作战】
爸爸的胡子像刺猬的刺,扎得我脸疼。我自告奋勇要帮他修剪。我踮着脚,举着剪刀,像个小理发师。可胡子太硬,剪刀总打滑,爸爸疼得龇牙咧嘴。妈妈在一旁笑弯了腰:“你俩在演喜剧吗?”爸爸的胡子被我剪得参差不齐,但他却夸我“手艺独特”。这场亲子互动,让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写作小贴士
1. 选材生活化:从日常小事入手,如捉蚊子、吃棉花糖、家庭趣事等,贴近四年级学生的视角。
2. 结构清晰:按“起因—经过—结果”顺序展开,中间穿插细节(如动作、心理描写)。
3. 语言生动:多用比喻(如“蚊子像战斗机”)、拟声词(如“嗡嗡”“啪”)增强画面感。
4. 情感真挚:结尾可总结道理或表达感受,如“温暖”“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