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策划;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

admin62025-03-05 21:54:19

1. 赛事定位与背景

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红色旅游专业赛事,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大赛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核心目标,通过竞赛形式引导大学生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并融入思政教育实践。

2. 第十四届大赛(2024年)亮点

  • 主题与赛制:以“奋斗成就梦想,青春礼赞祖国”为主题,设置初赛和决赛,决赛于2024年7月在新疆石河子市举办,聚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红色历史与成就。
  • 参赛规模:覆盖全国1119所高校,吸引6739支队伍、4万名师生,首次出现港澳高校(香港1所、澳门3所)及全博士团队参赛。
  • 作品类别:包括红色旅游线路设计、营销方案、文创产品、微视频、微讲解、微漫画六大类,提交作品5857份,凸显“Z世代”创意与智慧文旅融合。
  • 成果展示:石河子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团队作品获特等奖,部分作品结合非遗文化(如云南“瓦猫”盲盒)和数字化技术(二维码故事延伸)展现创新。
  • 3. 历届赛事影响

    自2011年创办以来,大赛带领近14万名大学生走进陕西、贵州、新疆等革命老区,形成“大赛+思政课程+红色景点”的教育体系,被称为“行走的思政课”。

    二、红色旅游策划的核心方向与建议

    1. 主题融合与价值挖掘

  • 历史与时代结合:策划需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如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挖掘红色资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新疆兵团精神)。
  • 文化融合:推动“红色+非遗”“红色+生态”等模式,例如云南团队将长征路线与非遗“瓦猫”结合,设计文创盲盒。
  • 2. 创意设计与技术应用

  • 沉浸式体验:利用VR、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或通过微视频、漫画等新媒体形式传播红色故事。
  • 智慧文旅:开发线上红色旅游平台,如扫码获取历史背景、虚拟导览等,增强互动性。
  • 3. 实践与教育结合

  • 实地调研:组织参赛者走访红色场馆(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通过“行走的思政课”深化精神感悟。
  • 成果转化:优秀作品无偿提供给地方用于旅游开发,如新疆兵团利用学生创意推广红色旅游。
  • 三、参赛与策划的实用指南

    1. 团队组建:跨学科组队(如旅游管理、设计、传播专业),每队3-5人,鼓励博士等高学历参与。

    2. 作品要求:需包含完整设计方案,初赛自由选题,决赛需针对指定案例地(如新疆兵团)。

    3. 评审重点:创新性(如结合智慧技术)、可行性(贴近市场需求)、教育性(凸显育人功能)。

    四、典型案例参考

    红色旅游策划;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

  • 新疆兵团案例:学生通过文创盲盒、二维码故事延伸等推广兵团精神,获一等奖。
  • 贵州赤水模式:以“四渡赤水”为核心,打造红色赛事、研学路线,推动红绿旅游融合。
  • 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既是专业赛事,也是思政教育平台。策划需兼顾历史深度与时代创新,融合技术、文化与市场需求,同时注重成果转化与社会价值。参赛者可通过跨学科协作、实地调研及数字化手段,打造兼具教育性与市场潜力的红色文旅作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