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必考50道题 朝花夕拾考点题及答案初一

admin72025-03-26 03:11:54

一、基础填空题(答案参考多网页整合)

1.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 10篇 文章。

2.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3.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送给“我”的绘图本《山海经》是 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购买 的,表现了她的 善良与朴实

4. 《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 《鉴略》,揭示了 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5. 《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 弃医从文 的原因,直接触发事件是 “幻灯片事件”“匿名信事件”

6. 《父亲的病》中,庸医常用的奇特药引包括 原配蟋蟀、经霜三年的甘蔗、败鼓皮丸 等。

7. 《琐记》中,鲁迅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中伤,先后进入 江南水师学堂矿路学堂 求学。

8.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批判了 “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等虚伪残酷的孝道故事。

二、选择题高频考点(附解析)

1. 《朝花夕拾》中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压制”的篇目是?

A.《狗·猫·鼠》 B.《五猖会》 C.《无常》 D.《父亲的病》

答案:B(《五猖会》中父亲强迫背书的情节)

2. 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与哪篇文章相关?

A.《藤野先生》 B.《范爱农》 C.《父亲的病》 D.《琐记》

答案:A(《藤野先生》中“幻灯片事件”触发思想转变)

3. 以下人物与性格对应错误的是?

A. 长妈妈——迷信但善良 B. 衍太太——自私虚伪

C. 藤野先生——民族偏见深重 D. 范爱农——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

答案:C(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

4.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认为“可以勉力仿效”的孝道故事是?

A. 卧冰求鲤 B. 郭巨埋儿 C. 子路负米 D. 老莱娱亲

答案:C(子路负米体现真实孝心)

三、简答题高频考点(答题要点)

1. 分析《朝花夕拾》中“温馨回忆”与“理性批判”的结合。

  • 温馨回忆:如百草园的童年趣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买《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
  • 理性批判:如封建孝道的虚伪(《二十四孝图》)、庸医误人(《父亲的病》)。
  • 引用篇目

    朝花夕拾必考50道题 朝花夕拾考点题及答案初一

    2. 简述范爱农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 形象:正直、倔强、追求革命的爱国知识分子。
  • 悲剧:辛亥革命后备受迫害,最终溺水身亡,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性。
  • 引用篇目

    3. 《无常》中“鬼而人,理而情”的无常为何受民众喜爱?

  • 原因:阴间的无常公正判罚,反衬人间缺乏公理;讽刺“正人君子”的虚伪。
  • 引用篇目

    四、易错点提醒

    1. 《朝花夕拾》的体裁是散文集,非小说集(易混淆《呐喊》)。

    2. 衍太太的负面形象:唆使孩子偷东西、散布流言(《琐记》《父亲的病》)。

    3.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寿镜吾,非藤野先生。

    五、附加练习(答案参考网页)

    1. 填空题

    朝花夕拾必考50道题 朝花夕拾考点题及答案初一

  • 《狗·猫·鼠》中,鲁迅仇猫的原因是 猫折磨弱者、虚伪媚态
  • 《范爱农》的结局是 溺水身亡,暗示旧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压迫。
  • 2. 论述题:结合《朝花夕拾》分析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需综合《五猖会》《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目)

    参考资料

  • 网页1、11、19、29、35提供核心知识点;
  • 网页12、46、52补充题型和易错点。
  • 建议结合原文阅读和真题训练,强化记忆高频考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