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是赤壁之战中的经典智谋桥段。东吴都督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以军情紧急为由命其十日内造十万支箭,实则暗设杀局。诸葛亮识破计谋,反将期限缩短至三日,并立下军令状。他暗中向鲁肃借二十艘草船,船上扎满草人,趁大雾弥漫之夜逼近曹军水寨,擂鼓佯攻。曹操因疑雾中有诈,下令万箭齐发,箭矢尽数射中草人。待雾散天明,诸葛亮满载而归,超额完成任务。周瑜得知后叹服其神机妙算。
故事核心亮点:
1. 智谋与天时:诸葛亮精准预判三日后的江面大雾,利用自然条件掩护行动。
2. 洞悉人性:深知曹操多疑必不敢出兵,仅以箭雨防御;同时利用鲁肃的忠厚促成计划。
3. 借力打力:以草船为媒介,将敌方武器化为己用,实现“不战而胜”。
历史原型:
据《三国志》注引《魏略》,草船借箭的原型实为孙权在濡须之战中乘船诱敌,曹操下令射箭使船平衡,后罗贯中将此情节移花接木至诸葛亮身上。
此故事展现了诸葛亮“巧安排、识人心、知天文、懂地理”的全面才能,成为后世智慧与创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