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报告格式-请示的写作要求和规范

admin82025-03-14 21:39:26

请示是上行公文的核心文种之一,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其写作格式和规范要求需严格遵循《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及行业惯例。以下是请示的写作要求和规范

一、请示的格式规范

请示报告格式-请示的写作要求和规范

1. 标题

  • 构成: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市人民关于××项目的请示》),或省略发文机关,仅保留“事由+文种”(如《关于调整预算的请示》)。
  • 注意事项:不可用“报告”代替“请示”,或合并为“请示报告”。
  • 2. 主送机关

  • 唯一性:只能标注一个直接上级机关,不可多头请示。特殊情况需联合行文时,主送机关可并列(如“市委、市”)。
  • 规范简称:使用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市”而非“市府”)。
  • 3. 正文

  • 结构:分缘由、事项、三部分:
  • 缘由:客观陈述背景、必要性或政策依据,需简明扼要,逻辑清晰。
  • 事项:明确具体请求(如资金、政策支持),需一事一议,内容具体且具备可操作性。
  • :另起一行,固定用语如“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 4. 落款与附注

  • 落款:标题含发文机关时可省略署名,但需加盖公章;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如2025年3月29日)。
  • 附注: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格式为“(联系人:×××,电话:××××××)”。
  • 二、写作核心要求

    1. 一文一事原则

  • 每份请示只能围绕单一事项展开,避免多项请求导致批复困难。
  • 2. 行文规则

  • 不越级请示:需逐级上报,特殊情况越级时需抄送被越过的直接上级。
  • 不抄送下级:请示内容未批复前不得告知下级单位,以免造成执行混乱。
  • 逻辑严密性:理由需真实、充分,避免虚构或夸大事实;建议方案需结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 3. 语言规范

  • 客观性:避免主观色彩过强(如“我们认为”),多用事实和政策依据支撑。
  • 简洁性:用概括性书面语言,避免冗长赘述。
  • 三、范文示例(简化版)

    标题:××市环保局关于增设污水处理设施的请示

    主送机关:市人民

    正文

    > 近年来,我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现有处理设施已超负荷运行。为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改善水质,拟在××工业区新建一座日处理量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预算资金2000万元(详见附件)。

    > 妥否,请批复。

    落款:××市环保局(公章)

    请示报告格式-请示的写作要求和规范

    日期:2025年3月29日

    附注:(联系人:李××,电话:)

    四、注意事项

    1. 附件说明:涉及预算、政策文件等需附相关材料,按“附件:1.×××;2.×××”格式标注。

    2. 紧急程度:特殊情况下可标注“特急”或“加急”,但需严格遵循审批流程。

    3. 避免常见错误:如混淆请示与报告、未加盖公章、日期简写(如“2025.3.29”)等。

    通过规范格式和严谨内容,请示能有效提升批复效率,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具体案例可参考各机关公文模板或《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文章下方广告位